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稀之年聊发少年梦?

(2013-07-02 09:19:13)
标签:

好书

自行车

快速学习

正能量

地地道道

情感

分类: 原创

           古稀之年聊发少年梦?

 

                    文/张栋山

 

   人生七十古来稀。虽然都说老牛明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可是当人生苦短之时,真正能够有所作为者能有几人?俺们吉林省双辽的老乡王京山几经辗转落脚在辽源市,泥里土里摸爬滚打了几十年,在农业战线上独树一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被农民兄弟奉若神明,算得上是功德圆满。可是他并没有满足于此,从1963年开始就钻研起了学生成才的大学问,目前不仅桃李满天下,还创造了著作等身的奇迹,让人赞叹不已。

   近日老兄捷报频传,多所高校邀请讲座,许多出版社争相合作出书,恰逢高考志愿填报好时机,各地家长相邀莅临指导,为圆孩子的大学梦谁能坐失良机呢?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有梦才能圆满中国梦。王京山人来心不老,又开始和孩子们一起赛跑,用实际行动托起明天的太阳。

   王京山何许人也?当你打开电脑查找全球高校大学生学习方法首席专家是谁的时候;当你查找中国学习方法作者中三位高手是谁的时候;当你查找中国编写出版大中小学生学习方法书籍第一人是谁的时候,一个看来很普通的名字---王京山便映入了你的眼帘.

古稀之年聊发少年梦?
                                       【王京山近照】

    他其实并没有什么高深的学历,从泥腿子混到中专毕业,开过车,下过田,在农家同吃同住同劳动,后来整了个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毕业证书;他其实也并不在什么文化教育战线上工作,他也只不过是个地地道道在农业战线上工作的一个老兵.

   那么他为什么能在全球高校大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探索中独占鳌头? 为什么又在全国大中小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探索中鹤立鸡群呢?

   究其原因是因为他饱尝了学生学习方法带给了他的的甜头,是因为他知道学习方法对一个学生金榜题名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是因为他知道学习方法对幸福的人生是多么可贵,是因为他知道学习方法对一个民族、对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可以起到不可预测的正能量。

   所以他才对学生学习方法产生了青睐,于是才从1963年开始,业余对学习方法执着的追求、探索、研究了50多年.

   拒不完全统计,他除了把自己的三个孩子培养成研究生外,又利用业余时间无偿地义务辅导了千余名学生。其中已有600多人考入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复旦大学、天津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财经大学,及美英法德日加拿大等国内外著名大学。

   以前他家上有老下有小共6口人,生活并不富裕,但是当他看到所指导的学生在学习中有困难的时候,他都会慷慨解囊相助,有时甚至挪用孝顺老母亲(他是当地有名的孝子)的营养费.

   东辽县渭津镇一名高考复读生林占录,家还有一个多病的母亲领着一个未成年的妹妹,他们根本没有生活来源.于是他和一个朋友主动地承担起他的生活费用,学习费用和学习方法指导.。

   王京山给他联系复读学校,有时替他交学费,学生上学路远,他又把自己上班骑的自行车送给了林占录.

   林占录复读一年,王京山和朋友总算没白费力,第二年他终于考上了郑州高级军事炮兵学院.

   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退休后他把多年研究的学习方法精髓,先后编著出版了:

    高分学生快速学习法与家教技巧一本通》、《成绩提高有良方》、《中国学生快速学习法》中、小学版、及《大学生快速学习方法书籍》等五部快速学习方法与家教方面的书籍,由国家和省级出版社出版.

    快速学习法课题研究在2009年,曾获科技进步奖(获奖证书号20100201)。

   国家和省市多家权威部门:中国图书商报以:中国学习方法作者高手和考试达人为题,关东周末以“通向大学殿堂的架桥人”为题进行过宣传报道;吉林省市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及辽源市素质教育动态也都宣传报道过我的事迹

   国内著名的教育家都对王京山发明的快速学习方法予以了充分肯定。

古稀之年聊发少年梦?

 

                       【快速学习法风靡全国】
古稀之年聊发少年梦?
                         【难得的一本好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