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若金汤是官商?
文/张栋山

【濮阳风光好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
固若金汤”出自《汉书·蒯通传》。秦未,农民起义军领袖陈胜派武臣进攻赵地。范阳县(今河北定兴县一带)的蒯通去见县令徐公,说:“我听说你要死了,特地前来吊丧。不过,我还要祝贺你因得了我而死里逃生。”徐公莫名其妙,问:“这话从何说起?”蒯通说:“你当县令十多年,不知害了多少人。于是便献计招降纳叛,各地望风披靡而下。
后来,人们把“皆如金城汤池,不可攻也”引申为“固若金汤”,形容城池和阵地非常坚固。有时,也直接引用作“金城汤池”,喻城池、阵地不易攻破。
古今一脉,世代相承。如今在咱们濮阳县居然出现了一个土围子,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独立王国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林氏化学新能源材料公司,坐落在河南省濮阳县。这是一家占地面积足有20个足球场大小的民营化工企业,总投资5个亿。表面看起来,这家民营企业并没有什么特别,但其实这家企业不一般。因为它的老板不是别人,正是濮阳县主管科技的副县长--林金河。该人是科技副县长,负责全县化工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具体负责聚异戊二烯乳液项目和菌康医疗制品有限公司的建设和发展,和濮阳县医用新材料工业园的规划和建设。真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炙手可热的人物,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权势。
资料显示,林氏化学公司2008年9月正式落户濮阳县产业集聚区,占地200多亩,总投资5亿元。其中一期投资1.05亿元人民币建设聚异戊二烯乳液项目,二期林氏医疗投资4亿元人民币建设手术手套项目。此人非党非团亦不是什么人才难得,更没有公务员的身份,只是由于招商引资的需要就空降该地,戴上了副县太爷的乌纱帽,挂个名不问世事,只管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儿,未经审批就大兴土木开工建设,两年前即开始冒烟咕咚地生产化学产品,老百姓没日没夜的呼吁毒厉,苦不堪言,太阳出来时不敢大口喘气,夜幕降临时即便是关窗闭户照样喉咙发紧,民不聊生岂能不是无不怨声载道呢?
大凡物不平则鸣,何况人乎?于是便有了翻江倒海一般的举报,有了实名讨说法的正义之举,民心不可辱,舆情岂能压。大势所趋,这个家族式的民营企业在共同体的暗示下,不得不有所收敛,把全天候的生产改在夜间偷偷进行,规避的是相关部门的眼目,危害的照样是无辜的民众。不仅如此,还继续违规操作大干快上二期工程,向世人宣战,副县长的权利大过国家法律,群众算老几?固若金汤的领地,老虎屁股是摸不得的。
面对质疑,县里以不知情为挡箭牌,一推六二五神仙怪不的;市里发了话,辖区管理找属地,我们鞭长莫及;第一期就是非法建设的,二期正在查处中,还能怎么的?
其实当今神州大地上此类现象绝非濮阳独家拥有,乱象横生俯拾皆是不足其。为了政绩,大手笔、大园区、大项目、大招商成为成为时髦用语,土地可以无偿划拨,税收能够减免到零,管帽满天飞还差这一批。只要你能带来项目,哪怕是淘汰产品转移也在所不惜,谁怕金山银山咬手呢,能有贡献就是好样的,一切法律法规都可以规避,“刁民”再多也不过是自不量力!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那是老黄历翻不得了,这位林副县长就是要挂羊头卖狗肉,一切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挂个虚名,不用上班签到,更是没说没管的,老子天下第一苦心经营化工厂,董事长才是值得劳心费力的,撼山易,撼企业难于上青天,不倒翁就是这样炼成的。
管理部门多如牛毛,但是瞻予马首听命于领导才能如鱼得水,上边咋说咱咋办才能如鱼得水,逆水行舟开顶风船是不能长久的,所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纵污染企业便成为现实了。副县长的金字招牌呼啦啦的飘荡,老百姓呼声岂能听进去?蓝天碧水绿地已经毁于一旦,吃祖宗饭,砸子孙饭碗的现实摆在那里,是万万不可捅破的,维护领导权威才是硬道理,顾不上民生之大计。于是绕道走,皮球到处踢,升官发财指日可待,何必操心费力呢?
查处总是迟来的爱,罚点小钱带审批,有钱能使鬼推磨,何况那些血肉之躯肉眼凡胎得利益。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那是说着玩的。李天一等人轮流蹂躏的案件至今迷雾重重,仅仅因为他是著名歌唱家的纨绔子弟,对于响当当的副县长林大官人查处起来门槛更高,难度可想而知。县里为了经济利益要负重前行,白花花的银子岂能付之东流去。同时七品芝麻官在当地也不是谁都能瞎子捡驴蹬都能爬上去,没有情妇反目,找不到贪污受贿的劣迹,污染处处有凭什么就能摘下乌沙翅呢?
违规占地,非法排污,官商一体到底有多少猫腻?人们望眼欲穿期待解密,但愿不是遥遥无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