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陈氏起源(十一)

(2022-03-17 11:09:37)
标签:

转载

分类: 陈氏札记
原文地址:陈氏起源(十一)作者:陈志平

五、陈姓分支的迁徙
  长沙陈姓:有的说是陈朝陈宣帝陈顼之子宜都王陈叔明之后。叔明因陈朝灭亡,迁居江州。他的九世孙陈旺又迁到义门地。陈旺的七世孙为陈崇、陈端。唐僖宗时,陈端与蒋良杰起兵招讨平寇有功,加封威烈将军,敕镇潭州(长沙市)。同光二年 (924年),陈端年老辞官,卜居于长沙务阳乡(即清泰都)的大墉塘。江州义门分支时,陈端的后裔也迁到长沙大塘、金铿梅薮、敛田沧浪、税河力头、花灰浮潭、桑田庙、田师村;继而分迁到大埠田、檀山、青山、萤火桥、菖蒲塘、官桥西北市、本府烟雾巷、碧湘街;再迁水渡河,黄泥冲、洲湖、韶塘;又迁往赤条河、平塘、清塘湾等地。到了陈端的八世孙陈团这一代,生有 11个儿子,分房时,大致徒居长沙、平江、浏阳、湘阴等县,而长沙仍居首位。
  也有人根据其他长沙的陈氏支谱说,长沙的陈姓并非都来自陈端一脉,有来自江西吉安府泰和县的,有来自浙江仁和县(杭州市)的,有来自浙江会稽(绍兴市)的,但这都出自陈姓的支派,万支归宗,仍然要追溯到陈姓家族史的源头上去。
  邵阳县陈姓:其始迁祖于唐庄宗同光二年平蛮,由江西吉安府泰和县迁至新化鹅塘村,再迁至邵阳县横阳山。子孙后代分布于邵阳县临津门、隆回、湘乡、武冈、溆浦等地,元至正时,其后裔陈叔甫又迁邵阳老鸭田。已传53代,人口达70多万人。
  岳阳县陈姓:陈岳,宋天圣时,由德安迁岳州剪刀池(今岳阳市一中后),传32代,9万余人。其派行如下:青云其捷步,恢振赐书荣;续派义重传家远,修齐赞治平光华开复旦,万国庆常新;任巨资英俊,行成在礼仁。合群敦孝友,奕世绍文明;谟训承先泽,贤才望后昆。同宗隆爱敬,念祖倍尊亲;达道宜兼善,兴邦贵正伦。均权依宪法,笃志建洪勋;位禄偕名寿,千秋典策馨。
  桑植陈姓:北宋时,始祖是陈之佑,从江西吉水县迁至桑植县陈家坪,子孙分布于慈利、大庸、龙山、永顺和贵州,共25代,5万余人。
  安仁陈姓:宋景德年间,师祖是陈延宾,由福建迁安仁县青路、军山、凤城、熊峰一带,已传35代,达7万余人。于宋德佑二年,陈绍隆由茶陵县墨庄迁安仁县新梅,其后裔分布于右溪、松山、太平、莲湖、龙乐、熊峰一带,共有3万余人。
  宁乡陈姓:陈昌建于后唐庄宗时,由江西吉安迁宁乡黄泥田,子孙分布于石泉西沙河与中池河,以及油坊沟、叶家坪、团山铺、葛藤坝等地。
  石门陈姓:明代始祖陈祥,于征蛮受封为忠隘世袭百户。
  移居台湾:至清代光绪十一年 (1885年)始设台湾省。但早在明末清初,福建就开始大批向台湾移民了。明朝天启四年 (1624年)荷兰人窃居台湾后,曾招募闽南沿海移民去台湾垦殖;明末郑芝龙设寨于台湾北港,曾多次招募漳、泉、兴化沿海居民渡海去台湾垦荒;崇祯元年(1628年)统治台湾的郑芝龙归顺明朝,在福建布政使熊文灿的支持下,招募沿海几万灾民,每人“给银三两,每三人给牛一头”,用船载运去台垦殖;清朝顺治十八年(1661年)延平郡王郑成功驱逐荷兰人,收复了台湾,所带士兵连同眷属共三万多人都留在台湾开荒种植,这些士兵多是闽南、闽中人。与此同时,他还到漳、泉、兴化等地招募青壮年到台湾垦荒。这个时期漳州、泉州、兴化等地赴台者达15万人之多;清朝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郑成功之孙郑克(王+爽)归顺清朝后,漳、泉、兴化沿海赴台又有几十万人之多;清朝康熙中叶,清政府放宽海禁,广东移民也大批迁往台湾。
    唐末,永安陈氏开基始祖陈雍的第三子陈运迁居福建省闽清。
    宋代,陈雍第六世孙陈典度移居江西太和县。第七世孙陈章移居二十九都王原,陈文殷移居福清县。第九世孙陈世隆移居长乐县。第十世孙陈闰城迁连城隔川。第十一世孙陈恺迁居真州。第十二世孙陈太斩迁闽县,陈师德迁江苏苏州经历。陈可法迁闽清。陈大初迁江西宁都。陈大进迁江西吉安府。陈范迁江西吉水县。陈九经迁连城;其后裔播迁到龙岩、上杭、宁化等地。第九世陈世昆支派中的后裔迁广东大埔,陈大经迁广东梅县,陈瑊迁南平,陈润吕迁兴化,陈五八、五十迁漳平县,陈志云迁江西南昌府,陈佥迁浙江奉化,陈应礼迁广东潮州,陈祖茂、祖盛、祖德、祖生、祖太五兄弟迁居南平水南街,陈盛荣迁居福州,陈步墀迁延平,陈瑞抢迁江西。
    元代,泰宁陈氏始祖陈行简的第三子陈万三迁居江西黎川黄竹街,第五子陈万五迁居江西南丰县。留居泰宁的陈万二有3个儿子,其中长子陈顺甫迁居邵武拿口镇;次子陈成甫迁居邵武桂林乡层峰。
明天启六年(1626年),尤溪坂面常山陈氏第七代孙陈天进、陈天居迁往浙江处州府龙泉县下。
    明代,尤溪联合东边陈氏始祖陈伯良的第三子迁居剑州(今南平)。
    从明代始,尤溪汤川奎峰陈氏陆续外徙至闽清、永泰、南平、顺昌、闽侯等地。其中,明代时,第七世孙陈文招迁居闽清十七都半岭,陈善甫闽清十六都白去渡樟边;第九世孙陈显十迁居闽清坂头;第十一世孙陈世明移居永福县下金沙岩口;第十二世孙陈惠十迁居闽清十二都下洋,陈祖五迁居永福莲坑;第十五世孙陈富妹迁居闽清十一都隔兜,陈细弟迁居闽清山居洋,陈士勋迁居永福莲坑,陈石金九后裔迁居闽清岚峰(林中),陈阿驴移居闽清。
    清康熙元年(1662年),尤溪坂面后吉(含后洋坪)陈姓第十四世孙陈首移居德化县上涌乡岭头村。
    清代,尤溪汤川奎峰陈氏第十六世孙陈胜养迁居闽清十一都宝山,陈阿郎移居仙游县梧宅洋;第十七世孙陈积昂移居闽清;第十九世孙陈嘉言移居浙江,陈新利迁居连江马;第二十世孙陈九明迁居闽清十二都,第二十一世孙陈盈瑞(字廷祥)的三子迁居永泰长庆。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