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鸿浩居士
鸿浩居士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042
  • 关注人气:69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陈氏起源(六)

(2022-03-17 11:08:55)
标签:

转载

分类: 陈氏札记
原文地址:陈氏起源(六)作者:陈志平

二、入闽与定居(1)

    西晋永兴元年(304年),颍川陈氏的陈实七世孙陈润(字文奋)“仕晋官散骑常侍,永嘉时渡江入闽”,任福州尹,陈润生有6子,散居福建各地。
    西晋永嘉之乱后,“江左衣冠望族”纷纷渡江南下,其中就有林、陈、黃、郑、詹、邱、何、胡八姓入闽,徙居建宁等地。
    唐总章二年(669年),河南光州固始的陈寔裔孙陈政父子奉敕入闽平叛,率領固始58姓入闽,陈元光被誉为“开漳圣王”,其后代遍布漳泉,称为”将军派”。这二支陈氏的后裔后来逐渐流入三明境域;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三明进行福建省重工业业基地建设后,漳、泉及省城许多陈氏干部、职工到三明参加基地建设,并且定居三明。
    南北朝时,广东梅州一支陈姓迁居宁化石壁。
    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中中丞陈雍同次子陈苏从浙江吴兴迁到南剑州沙邑固发冲(今贡川镇新发冲村)定居,为永安陈姓开基始祖。陈雍,字月铭,唐龙朔二年(662年)生于江苏吴兴。据永安贡川《陈氏宗谱》载:“陈本妫满姓,其源出于虞舜。至武王克商,求舜后得妫满公封于陈,遂以为氏。汉晋名世著于史册。至霸先受梁禅的江南之地,称帝者五世,后失驭。至隋唐而陈氏出仕者纷纷显名枢要。”陈雍有3个儿子。长子陈苏徙宁化石壁,第三子陈运徙迁建州,次子陈野随父陈雍定居南剑州(今南平市)沙阳(今沙县)固发冲(今永安市贡川)。永安贡川陈氏逐渐繁衍播迁至永安上坪、大湖、曹远、安砂、小陶、永安城关等支系。其中,北宋末年,陈雍第十三代孙陈麟(字梦兆)移居到上坪九龙村,后裔播迁到永安城关等地。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陈雍第十二代孙陈大易(讳荣椿,字灵筠)授处州龙南令,挂冠托渔于九龙滩下,见龙安山水奇峻卜而居之,成为安砂陈氏开基始祖。陈雍十四代孙陈君用迁居永安大湖,其子孙播迁到小陶、罗坊等地。
    唐天宝元年(742年),陈雍长子陈苏迁居宁化石壁。(宁化湖村《陈氏族谱》)
    唐兴元元年(784年),陈济从永安上坪迁居鹤冲(今大田福塘)。
    唐代,陈雍的第十世孙陈偁随父(陈世卿)迁居于沙县城区(现沙县凤岗街道)。
    唐末,河南省固始的陈千郎随王潮、王审知入闽后,为三司左承旨员外郎,居于福州南大义;其第三子陈柄迁居闽清县二都云龙乡祭上村。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陈柄的第八世孙陈文华自闽清云龙乡际上避居尤溪二十都长安里奎峰(现汤三奎兜),为汤川奎峰陈氏始祖。明永乐五年(1710年),其第七代孙陈元开开基于尤溪台溪莒洋。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陈文华的第十九世孙陈坛人携子陈乃咸、陈乃威、陈乃融迁居赤墓湖东寨;清乾隆九年(1744年)湖东寨失火,大部分人陈氏返回原祖地,唯留陈乃威重建湖东寨。如今,尤溪汤川陈姓已约有2000人,主要分布在汤三奎兜(奎峰)、丘山、赤墓乌边洋、溪滨上洋等地。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