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被称为民间思想家的王康先生,象史学家而少具思想者特质,那么这位张先生就吏有点幻想家的意思了,就其哲学教授这个身份而言,实在不敢恭维了。在我看来,他连思想和哲学的区别在哪恐怕还未弄清,完全不知道两者并不是一回事,他大概与普通老百姓一样,对概念的精准毫无意识,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哲学是什么?哲学是研究思想方法的学问,戓是如何将思维技术化的学问。中国人过去几十年最喜欢说的是: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但从根本上说,这定义本就错了,因为“哲学”这个词的本意是“热爱智慧”,是个动宾词组,也就是说,它是关于世界观研究的学说。而在中国人这是,则只有“哲”而没有“学”,“哲”专指那些善于思辨,学问精深者,如孔子之被称为“哲人”。到了黑格尔那里,他认为:哲学是一种特殊的思维运动,哲学是对绝对的追求。他说“哲学以绝对为对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他对哲学的理解更是走到了思维运动和思维方式上。他的观点是否成立估且勿论,但从他这观点看,孔子的学说显然不在“哲学”范畴之内,所以他完全有理由否定孔子学说的哲学意义。张先生将此归为思想方法上的盲点,认为这是西方对孔子特别无知的表现,实在是个谬解,完全可将“思想方法上的盲点”和“特别无知”这两个词回用在张先生身上。
事实上,孔子思想的源点放在亲子关系里面,放在亲情关系,放在伦理关系里,这说法也太缺学术性了。只有伦理关系才是孔学基础中的有哲学意义的部份,所谓亲子关系和亲情关系,只是伦理关系的逻辑延伸,用亲子关系和亲情关系来阐述孔子学说,根本就是流于肤浅和浮燥的市井说词,足令当代儒家弟子汗颜不已了。说孝道是儒的源头那更是对儒家思想的错误理解。
张先生话语中拿世界古代哲人与孔子比较,不知他想过没有,直接比较的确是可以的,但以比较结果来论优劣则近愚了。哲人们各自集本族群文化之大成,各自体现不同文明,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分别演进,自有生灭之因由。直到近代文明相交,人们才知道不同文明在相交时,既可各自戒守不相杀剹之底线,也无法回避相互冲突的事实,说白了,张先生说中华文明是和平的文明。那么,是不是就意味着其它文明不是和平的文明?这下来,不就是和平的中华文明与其它不是和平的文明之间必然的冲突了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