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中有:老子近思录——世纪大讲堂之另言

(2009-02-13 22:19:59)
标签:

杂谈

    如何解读老子,历来就有各种不同意见,杨先生主张的是“正说”。这本是件好事,不过细听下来,却感觉他更多地是在说别人的解读是“错误评价,或者是以那些浅陋、狭隘的思维来阐述《老子》”,唯有他的解读才是正确的。这样的学术方法,实在比田园女士好不到哪里去。估计凤凰台这次也学乖了,好象连他的文字版也免了。

    如果他的解读完全符合理性,那也就罢了,毕竟人们只是想更正确地去了解《老子》。可惜的是杨先生的解读也并不能完全经得起推敲。

    象“有”与“无”,杨先生说:我讲“有”这个名词术语,也是可以定义的,它所表述的是,不是一般的物的存在,它表明的是“万物之母”,就是说万物由此发生,这两句非常大气,就这两句,老子把他的宇宙论交代得清清楚楚。这不是假设,这是肯定式的语句。这里杨先生并没有说为什么要这样理解,我们实际上看不到有什么“正说”,反觉得这只是一种“强说”。

    杨先生另一个有趣的说法是老子说“有生于无”的就是霍金用量子力学验证的有生于无,这实在有点牵强。诚然,老子用语言构筑起的宇宙观与霍金用现代物理科学知识推导出的宇宙观在宇宙起源模式上有着很高的吻合度,但两者却根本是两回事。就象画像和照像能得出同样的成像,但我们还是不能说画家就是摄影师。

    王鲁湘先生问:有一个问题就是一直让我们感到困惑的,老子是生活在2000多年以前的那个时代,他那个时候,他怎么会有这种认识呢,他怎么会有这种智慧呢,他怎么能够跨越牛顿时代呢?

    杨先生说:所以这个我也一直思考这个问题,当然别人也问我这个问题,咱们人类思维有三种思维,经验思维,理性思维,还有个直觉思维,这个直觉思维非常重要,现在包括我们那个很多的诺贝尔奖科学家们,都认为直觉思维是非常重要的。你像爱因斯坦,他光是绝对的理论,包括来讲时空是弯曲的,他没有经过实验。这是他的直觉思维,那只能这么解释。

    这个观点是否能成立姑且不说,但很明显,霍金的思路也许也是缘起直觉思维,但其理论则必须依靠经验思维和理性思维,而对老子而言,经验思维就没有太大意义。

    说到底,要“正说”,还得说者先正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