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问题日紧,台海问题如何解决成了世之瞩目的焦点。
美国在与阿扁切割之余,一方面高调指阿扁所为就台独第一步,逼中国政府出牌,另一方面马上将军售案成事,划下禁止中国人军事解决的底线,显然,美国人是系铃人之一,却并不想当解铃人。
阿扁力推入联公投案,世人皆知其意并非为台湾打拼国际生存空间,而只是为民进党明年大选争取选票,谢长庭要在大选中胜出,离不开现任领导人陈水扁的支持,而阿扁目前唯一可操弄的政治议题就只有入联公投案。更重要的是,阿扁因第一家庭贪腐案,其个人及家庭的前途,全赖谢长庭大选的胜出才有保障。因而对阿扁来说,公投案除了党团政治利益,其个人的身家性命皆系于此,绝对不可不为。
对民进党和谢长庭来说,七年执政,政绩不佳,经济不景气,反倒是敝案连,面对大选,实在拿不出什么象样的议题。争取入联,一方面符合岛内民众民主意识,另一方面也可强调国际生存空间的缺失,是经济难以有所成就的原因。面对大选,此举不得不为。
国民党的返联公投,用小马哥的话,是不改变台海现状的民主诉求,实际上真如其言的话,公投是没有意义的。但是现实中如果不去力推返台公投,高达70%关注公投的选民的投栗将有可能完全投向民进党,所以尽管被媒体质疑为“跟风”之举,也同样丝毫松懈不得。
入联公投和返联公投,民进党和国民党都很明白,两个议案其实都与政党的政治理念无关,只是大选政治必须面对和迎合的民众诉求。究其原因,必须正视岛内的政治生态。
台独意识在岛内的存在是个不争的事实,就公投案来说,这里面既有政治上的深绿派——台独分子的极力主张,也有一般民众的民主意识和民权认知。公投就其内容而言,是为台湾寻求国际生存空间的诉求,是民生问题,不过,这是一个在现实政治格局下无法解决的问题,海峡两岸的政治人都拿不出一个可以让这个问题得到解决的政治方案(不包括对统一的简单理解)。而岛内公投若通过此议案,就意味着台岛政府获岛内民众授权以台湾自身名义开拓国际生存空间,从而在实质上形成一个独立的国际主体——台湾,这就是美国人所说的台独第一步。
岛内反台独仍是主流意识,但面对入联这个民生议题,民族意识非常现实地降下了声音,对来自美国人的公开打压,岛内对外来干涉公开抗争的声音并不是来自反台独的民族意识,而是来自阿扁的独派势力,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人的悲哀。民众从支持公投转而反对公投的理由并不是放弃诉求,而是对现实的接受,还是美国人说了算。
美国人的意思很清楚,大陆政府要么配合美国对台湾社会施加压力,终止公投议案,要么承认现实,拿出政治解决方案。就现阶段看,美国人的声音是有效的,中止公投的民意在上升,各派政治力量也都在重新考量政治立场,但是,来自大选的压力,使得朝野两党都不敢轻言放弃,也有中力量放话,要求入联案和返联案同时告停,两党在此基础上公平竞争。这是一个为世人所希冀的对维持台海现状最为有利的方案,要牺牲一点中国人的尊严和台湾岛内民众的利益,换取的是法理上统一的和平的中国。但要作到这一点,从现实看,仍非易事。
以国民党的立场,只要没有入联案,取消返联案就不会形成对选票的实际影响,但只要入联案一日不停,返联案就势必要跟上,因为目前公投案仍有30%的支持率,国民党若要停返联案反入联案,只会将这部份选票拱手让给民进党的领导人大选侯选人,这是国民党和马英九不可能冒的风险。
民进党目前是来自美国人压力的最大承受者,但其内部情况却复杂的多。党主席游锡堃没有近期大选利益,入联案成事与否,他都有个“正常国家决议文”在后面等着,因而巴不得别人去杀个你死我活,他可是乐观其成的;谢长庭既要为大选计,跟从于阿扁的操弄,也要为当选后的政局考量,没有美国人的支持,他的总统之位可不是那么好坐的,于是我们看到一向给人精明强干印象的谢长庭也有了支支吾吾的窘态,能否刹车,意不在他。而今老美重压之下,以执政党的立场,为台湾社会计,与阿扁切割,终止议案是正理,但大选将至,如前所述,民进党政绩寥寥,不搞公投,难成大事,两难之际,军购案成事又让民进党党内看到希望,阿扁更是紧抓不放,变本加历,力求挟持党政各派势力坚持到底。于今计,民进党内若找不到大选新议题,政客们只能“共同进退”。
阿扁无疑是推动入联公投的关键人物,也是解决台海问题当然的关键人物,但是这个人在这个问题上是唯一没有退路的人,是个不肯解铃的人。
撇开阿扁,台海问题向何处去?换句话说,就是岛内外各方如何协力达成终止公投案的问题。目前来看仍是有可能的,那就是在中美强大的政治压力下,民间终止公投的呼声全面压倒公投诉求,深绿最终被社会孤立,民进党被迫与阿扁作出切割,弃扁保谢。不过这就意味着民进党可能将失去这次大选……。解铃人,是台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