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纪大讲堂之另言——周魁一:纵论中国千年治水

(2007-07-29 16:03:31)
分类: 世纪大讲堂之另言
 

水这个东西,说到底,是个自然现象。人与水的关系,与其他自然现象的最大不同就是水的周期性的动态变化。对人类而言,水的变量至今仍是个无以抗衡的自然力,这与我们曾经的“人定胜天”思想来说,是一个令人尴尬的现实。现代治水,一方要以生态环境的角度来考量,另一方面,还须得正视现实,从量的角度来审视治水减灾方案。

    周先生言水的双重性质是从水的治理这个角度提出的观点,故而在治水与社会两者的关系上的阐述不尽明确,反不如政府现行的治水方案更贴现实。今年淮河水患,向“行蓄洪区”放水的作法已经让我们看到了政府治水方案实际上已归理性,只是囿于国情和政府立场,不太可能正面直接社会宣示只能减灾,无力抗洪的现实。当然,也要考虑普通国民在观念上难以接受这个事实。但正因如此,专家们才更应向社会有所担当,把真实情况和理性分析传达给社会,比方说,每年各江河流域的来水流量究竟有多少?现有的河道的过水能力有多大?地表缓流方案是否应纳入常态民生规划等,这些都有助于社会的文明和进步,起码比只让社会去肯定那些抗灾救灾的“感人事迹”要理性的多。在无法与之直接抗衡的自然力面前,人类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找到自已的出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