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纪大讲堂之另言——马挺:安倍与日本战后政治

(2007-04-08 20:42:09)
分类: 世纪大讲堂之另言

    马先生给了我们许多观念上的新理解,比如说日本人不爱国,这太令中国人意外了。不过当日本女孩亲口说出对不爱国的解读后,才明白所谓“日本人不爱国”已有了新的含义。如果两人所说的就是当代日本和现实,基本上,我们还是应当对此予以理解的。

战后日本基于战败国现实和对当代国际政治文明的认同,一直在寻求自已新的民族精神,如同当代中国一样,尽管对外来文化和当代文明表现出了最大的接纳和认同,但在国民心态中,本族群的传统文化情结仍是最底层的心灵归宿。应当说,日本人在这点上比之中国人是亳不逊色的。因而如何处理战争责任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成了战后日本的最大“民族焦虑”,也是国际社会尤其是中国等亚州国家的关注焦点和心结。

中国人认为,日本国应对本国的战争责任有所担当,在我们看来,日本人、日本政府、日本民族在这里是一体的。而日本人正是在这里为自已,为民族找到民族精神的回归之路。日本女孩在说自已“不爱国”的同时也告诉了我们,在当代日本国民意识中,“爱国”是指爱政府,不反对国家。由此而论,不爱国就可以理解为不爱政府(尤指战争政府),不反对国家或只反对国家的某些行为。实际上,那些所谓“不爱国”的日本人是将“国家”这个概念按地域、族群、政府及国民来进行解构,从而将政府进行特别的切割,最终得出日本是指生存于日本列岛上的族群,而以国家名义代表这个族群的是各届政府的这样一种认知。于是就有了“我爱日本不等于我爱国家,我不爱国,但我爱日本”这样的逻辑。

日本人刻意找寻出这样的理据,当然是出于其自身的需求,问题只在于世人尤其是中国人该怎样看,或者说,我们是否需要因此而调整一下我们的观念和作法呢?应当明确的是,日本人的动机并不违反人类文明的基本准则,理论上也符合政治文明的大方向,只是现实政治理念是否以为接受而已。事实上,中俄关于黑瞎子岛主权争议的解决已显示出中国政府在政治理念上的开放态度,中日关系,融冰有望。

安倍先生作为政治家,他可不能不爱国,出于同样的原因,他却必须站在政府的立场来寻求路径。世事异变,安倍政府终于决定要与摆脱被保护国的形象,回归到日本的政府本位上,带领国民去建设美丽新日本。

另一个问题是,阿扁搞法理台独,为何中美两国政府都坚决反对?真的只是为了中国人的民族大义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