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谈脱口秀节目

(2025-08-27 05:05:59)
分类: 谈点文化

8月初,我曾发过一篇题为“她缘何能够逆袭”的博文,介绍一位现年50岁的山东临沂的农村妇女“房主任”,因偶然机会表现出自己脱口秀的天赋,从而实现人生逆袭的故事。

这些年来,脱口秀节目在我们国家正蓬勃地开展起来。早在十多年前,上海的东方卫视就有过一档《今晚80后脱口秀》的节目,引发了观众(也包括我)对脱口秀节目的兴趣。此后,腾讯视频、爱奇艺等平台又相继推出了《脱口秀大会》、《喜剧之王单口季》等脱口秀竞技节目,既为脱口秀专业演员提供了展现才华的舞台,又为“房主任”这样的普通平民的脱颖而出提供了可能。

那什么是脱口秀节目呢?度娘这样说:它“是西方常见的电视节目。指一种观众聚焦在一起讨论主持人提出的话题的广播或电视节目。”“‘脱口秀’是从英语词组TalK Show(口才展示)音译过来。”这似乎是说,脱口秀节目是一种舶来品。据介绍,这种节目形式起源于18世纪的英格兰集会,20世纪在美国发展为广播主流形态。现任上海申花队主教练的俄罗斯人斯卢茨基之前曾在俄罗斯足坛乃至欧洲足坛都取得过成功,但在来上海之前曾赋闲了一段时间,当时据说也当上了脱口秀演员。

我的内心并不完全认同脱口秀是舶来品的说法,因为我们国家北方的单口相声、南方的单口滑稽与脱口秀的表演形式很相近。但有人认为它们之间还是有区别的,因为单口相声(滑稽)以相对完整的叙事为核心,依托中国传统曲艺的技法,而脱口秀则不拘泥于完整的故事情节,内容呈现碎片化,脱口秀演员更像是观点的输出者。还有人说:相声长于“抖包袱”,而脱口秀则长于“玩梗”。

我虽然没有看过西方的脱口秀节目,但因为始终关注着中国脱口秀节目,并搜索了不少资料,知道我们的脱口秀也是在不断创新和发展的,不断实现本土化的改造,早期以专家观点输出为主,之后逐渐加入了观众互动的环节。同时,中国的脱口秀节目除了竞技类的节目外,还涌现了单人和双人的表演形式。譬如十多年前“海派清口”,以及现在仍在上海各个舞台表演的“石库门的笑声”,这两档大型节目,既汲取了脱口秀的精华,又保留了独脚戏的精髓。说它们是脱口秀吧,并不完全是,但多少又有些脱口秀的痕迹,可以说是“四不像”,但任何艺术形式只要为人们喜闻乐见就好,不是吗?

          2025827于上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