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不应被忽视
(2024-02-19 04:53:41)| 分类: 谈点文化 |
近日,我在网上浏览到一篇题为“请别借口‘无效社交’断了亲缘”(作者:刘海明)的文章,颇为感触,也想就亲情问题发点议论。
该文的由头是“2月13日大年初四,关于‘农村悄然出现以家庭为单位的断亲’话题登上微博热搜,一众网友纷纷留言,话题阅读量破亿。”并因此认为:“农村历来是保留传统文化的沃土。当农村家庭‘断亲’成为现象时,预示着中国传统社会的血缘关系维系处于紧张之中。”作者也承认:网上“更多的声音并不赞同动辄就断亲的观点:‘亲戚关系都不愿去经营好,更何况事业和生意上的人呢?于是也就发不了财成不了事,更没人理。’”作者并指出:“人类的高贵,在于可以超越物质利害,建立道德关系。道德要求尊重每个人,这是人对他人负有的一项义务。尊重不是索取,而是一种平等的存在和非功利的友谊。我们无法否认自己的血缘,因而也就无法否定存在血缘关系的亲戚。”他还指出:“人生在世,血缘关系是上苍的恩赐,不妨珍惜这份亲缘,善待这份亲缘。将保持亲戚关系作为一项道德责任来呵护。假如一个人与自己的亲戚都不能保持应有的交往关系,无法想象他的人生舞台怎能开阔得起来?”
我赞同这位作者的观点,人确实应该珍惜和善待亲情。人生需要拥有亲情、友情和爱情这三种情感,它们缺一不可。所谓亲情,是指有血缘关系和姻亲关系所产生的情感。连襟、妯娌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他(她)们之间也会产生亲情,有的还很深厚。就总体而言,亲情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情感联系,这种关系的存在,使得人类社会更加稳定和和谐。
该文谈的是“农村家庭出现‘断亲’”的问题,我对于农村的情况了解不够,自然不便发表太多的意见。但根据我的观察,现在城市中的人们之间也有亲情逐渐淡化的迹象。这当然有一些客观的原因,譬如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与家人和亲友相处的时间因此逐步减少。再譬如现在的人,特别是年轻人容易沉迷于社交媒体等虚拟世界,也减少了与家人和亲友面对面交流的时间。当然,也有一些是价值观上的原因所引发的。这里,我不妨举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我认识这样一个熟人,他自称是一个主动“断六亲”的人。中国有这样一句俗语“人穷断六亲,位卑莫劝人”,我并不赞成这样的说法,因为穷人之间也可以亲情融融,地位不高的人怎么就不能说话呢?而我的这位熟人虽已退休,但有几千元钱养老金,至少不能算穷人,那他为何要主动断绝与所有亲友的联系呢?他说:他年轻时希望从插队的农村回到城市,去托了不少亲戚,但他们中无一人出手相助;他之后回到城市,又托亲戚们帮助找好一点的工件,但他们中依然没人帮上忙。其实,他的亲戚不是不帮忙,而是帮不了这样的忙,但他却是将亲情关系纯粹当作利用的关系,不能利用就“拗断”。他这是自找烦恼,现在终日郁郁寡欢,闷闷不乐。
我觉得,应该反对“无效社交”,但与亲戚之间正常的交往决不应归于“无效社交”。社会无论再发展变化,亲情与友情、爱情一样,都不应被忽视,而是必须倍加珍惜。否则人生还有多大的意义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