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上海美食街
(2024-01-11 05:07:58)分类: 我爱上海 |
电视连续剧《繁花》成了近期的热门话题。金宇澄的长篇小说《繁花》刊发于2012年的《收获.长篇专号.秋冬卷》,我当时就购来读过,此后,这部作品获得了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王家卫根据它改编的电视剧我尚未看过,因为我追剧的习惯是先将它下载到平板电脑上,然后再挤时间迅速看完。
人们在谈论《繁花》时,黄河路美食街是绕不开的内容。作品反映的是上世纪90年代的上海社会各阶层的生活,而黄河路美食街正是在那里勃然兴起,并逐步达到巅峰的。作品中的“至真园”饭店的原型就是黄河路上的“苔圣园”饭店。如今的黄河路美食街早已盛况不再,还有人说是“早已过气”,但其实仍有一些饭店在营业着。我居住于虹口区(位于上海东北部),与一位生活在闵行区(位于上海西南部)的好友每年都聚餐两次,我们就常常将聚餐的地点放在市中心的黄河路上的“金八仙”饭店,因为它主打上海本帮菜,很对我们胃口,而且价格公道。
随着《繁花》的热播,喜欢“轧闹猛”(上海话,意谓“凑热闹”)的上海人(当然,其中也不乏外地游客)最近纷纷来到黄河路打卡,“苔圣园”饭店更是生意火爆,很多人都去尝尝“繁花”同款套餐。但它年夜饭早就一桌难求,包房也已预订到半个月以后。有网友为此发文,呼吁“别来黄河路了,全是人从众”。有人认为:这是黄河路的回光返照,它终究将恢复平静。
2021年3月,上海的云南南路美食街由于列入旧区改造范围,因此将不复存在,曾经牵动了不少上海“吃货”的心。此后,黄浦区作出了决定:这条美食街在旧改完成后,将重新回归云南南路。当时,我曾发过两篇博文,谈论上海的美食街。我其中写道:“就我到过地方而言,南京的夫子庙,西安的回民街,济南的芙蓉街等,都是名副其实的美食街,而且都已经成为当地旅游的一个景点。”上海曾经拥有一批美食街,其中以黄河路和乍浦路最为著名,现在它们虽都没落,但应该设法让它们复兴,或者说,上海需要拥有一批“升级版”的美食街。“民以食为天”,现在上海的各个购物中心、各大商厦,其中综合百货的商铺大多生意不佳,甚至门可罗雀,但其中餐馆则大多生意兴隆,一些牌誉好的餐馆门口更是经常呈现排队等号的景象。这就让我越来越坚定地认为,上海需要重新拥有一批美食街。黄河路现在再次生意火爆后,有关部门应该创造条件,努力让这样的盛况持续下去。
《繁花》的热播还使得排骨年糕、苔条黄鱼、油墩子,甚至泡饭等上海传统美食的销售急速上升,据说排骨年糕的外卖的周订量环比暴涨237%,其中“鲜得来排骨年糕”的增幅最大。上海在复兴老的美食街或者规划新的美食街时,当然要抓住本地传统的美食,同时还要以“海纳百川”的胸襟,积极引进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更多有特色,具有代表性的菜系和美食,可以让广大的“吃货”来到一条街,吃遍全天下。这样,“升级版”的美食街就将更具人气,长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