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也谈谈素人写作

(2024-01-08 06:03:59)
分类: 谈点文化

不久前,我在网上读到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项静的一篇文章“自述与众声:非虚构文学中的素人写作——以范雨素和陈年喜为例”的文章。其中谈到近十年来,中国重要的门户网站创办了众多非虚构写作平台,刊发了大量素人写作者书写的自我和他人的故事。“这些写作者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和各行各业,例如警务人员、公务员、保险代理人、程序员、教师、医生、工程师、保安、咖啡店主、刑满释放人员、检察官等等,作为生活中真实事件的亲历者或见证者,他们以自述的方式记录下真切的生活感受,让读者通过他们的身边事儿和个人视角的汇聚,看到世间万象和平民的史诗,展示了非虚构文学广阔的社会空间和人民性。”“素人写作以其多层次多维度的生活经验、写作者的自我形象、晓畅真挚的表达风格和新媒体传播的方式,成为非虚构文学中引起广泛关注的现象,其中以北京月嫂范雨素和陕西矿工陈年喜最为典型。”

我虽说是文学的爱好者,但之前总认为写作出书是作家的事情,冒出一两个素人出本书也是很偶然的。看到了项静的文章,不禁开始关心起素人写作。我看到《南方周末》有这样一篇文章“素人写作:普通人离第一本书有多远?”,其中谈到“素人写作正成为一种潮流,名不见经传、从没受过专业训练的普通人,将自己的故事出成书。”

“素人写作正成为一种潮流”,这似乎并不是夸张的说法,我在网上浏览了一番,发觉素人写作并不只有范雨素和陈年喜等个别人,同时并不局限于非虚构文学作品。现在较为知名的还有有过二十年阅读和写作历史的快递员胡安焉,有“外卖诗人”王计兵,他送外卖的行程达到15万公里,有感而发的诗歌也积累到了4000多首,还有一位老太太杨本芬,她此前没有任何写作经验,80多岁写了一部长篇小说,被女儿放到网上连载,引发广泛关注,不久这本叫《秋园》的小说出版后好评如潮。这样的作者不胜枚举,我又想起新浪博客上也有许多博友经常发表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刘福新、子蕴等博友还出版过自己的书。

素人开始喜爱写作,并屡有佳作涌现,应该是互联网时代发展的一种趋势。过去,文学青年或者文学中年要走上文字创作的道路,往往主要通过《收获》、《当代》、《人民文学》等文学期刊投稿,而现在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素人发表作品的渠道大为扩展了。一些优秀的作品脱颖而出自然是水到渠成。

当然毋庸讳言,不少素人创作的作品由于自身的文学储备不够,同时自己还承担着繁重的工作,因而质量还有待于提高。

但我觉得,无论如何,素人写作是大好事。因为文学从来不只有“阳春白雪”,而且一直同时有“下里巴人”的。素人投身于文学创作,既证明了自身价值,说明只要努力挖掘,每个人都具有无限的潜能,又为波澜壮阔的时代进程提供了更多的见证。希望能有更多的素人加入写作的队伍,并希望我们的社会能为素人写作营造更好的环境。

          202418于上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