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表扬《上海老年报》

(2023-01-30 05:09:32)
分类: 谈点文化

前年年底,我们家在商议来年所订报刊时,妻子说:我俩都已人到老年了,就订一份《上海老年报》吧。于是,我们家就增订了它。

毋庸讳言,多年来纸媒已日渐式微。这其中固然有新媒体、自媒体冲击的因素,但也有纸媒从业人员自暴自弃,不思进取的原因。但我仅订阅了一年多的《上海老年报》却呈现了另一种积极向上的面貌:它全年的价格为78元,应该在普通工薪族都能承受的范围内,每周二,四,六出版,四开八版;同时,它贴近目标读者群——老年人,坚持“薄报精做、质量为上”,新闻主要围绕老年人关注的各个热点展开,通过鲜活的例子为老年人解惑释疑,并着力帮助老年人维权;另外,它的专副刊的文章有不少名家的佳作,但大多短小精悍,并根据老年人的阅读习惯,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融可读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看得出,它的从业人员是用心在办这份报纸,因此,我和妻子都喜欢上这份“精神食粮”,总是先睹为快。

春节前,它的编辑部发布了“敬告读者”,内称“为欢度新春佳节,本月128日(星期六)休刊,休刊一期将在今年重阳节补上,特此公告。”我查了一下,今年的重阳节在1023日(星期一)。它这样的做法与大多数专业报纸形成对比,别家都是国定节日照例休刊,如果也是每周出三期的话,春节期间就不出报了。这难道不是纸媒衰败的一个诱因?对于《上海老年报》这样的与众不同,我觉得也应该表扬一番!

顺便说一下,我早年曾经为《上海老年报》写过稿。它创刊于1986年,我曾于1989年投寄过一篇资料性的稿件,虽然我并不认识报社的任何一个人,但文章随即于当年915日发表了。此后,报社的编辑还约我写过两次稿,当年12月底,我对上海足球名宿何家统的一篇访谈文章也发表了。

我并认为,《上海老年报》对所有的纸媒都是有启示作用的,在面临危机的时刻,与其唉声叹气,怨天尤人,不如端正理念,用心做事,否则,只有被淘汰一途了。

          2023130于上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