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莫交智商税
(2022-06-07 05:02:28)分类: 时事漫笔 |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发觉街头流行起了“乞丐裤”,其实就是有破洞的牛仔裤,破洞大小不一,主要集中在膝盖处,年轻人穿着作为时髦,招摇过市。我起初以为这只是上海的时尚,但2019年自己经历了两次长途旅行,先是去了南欧三国,再又去了新疆,在巴塞罗那、马德里、里斯本、乌鲁木齐等各个城市以及各个景区,看到到处都有年轻人穿着“乞丐裤”,才认识到我们确实已经进入到了“地球村”的时代,时尚已经风靡了世界的各个角落。
关于这样的“乞丐裤”,有些保守的老年人往往看不惯,想不通自己的小辈为什么喜欢穿这样的裤子,我总劝他们:年轻人喜欢时尚嘛,时尚的东西并不会持久的,过几年就不流行了。
但最近我网上看到了一则资讯:法国奢侈品品牌巴黎世家打着“宣传环保活动”的旗号,推出了一款“乞丐鞋”。它本身有部分被人为划烂,有瑕疵且有脏污,这样的产品并不具备可回收的价值,限量出售100双,售价居然高达1850美元(约合人民币1.26万元)。需要说明的是,这款产品在巴黎世家的中国官网上只有宣传图片,并无购买入口,就是说尚未开放销售。但它顿时在网上引发热议,有网友说:“我可以在垃圾堆里找到这双鞋,还是免费的”,有人则说:“现在垃圾桶里都很难找到这么破的鞋”。当然,也有网友认为:“有钱人的世界你不懂,奢侈品是为了证明你能买得起别人买不起的东西”。
在网上众多的评论文章中,一篇题为“万元破烂‘乞丐鞋’为何遭群嘲?”(作者:然玉)的文章比较尖锐,其中指出:“应该说,浪荡落拓、颓靡残敗也是美学的分支,爱好此道者不在少数。但毋庸讳言,大牌所驱动的‘破烂系’消费,多数不过是附庸风雅罢了。说什么‘限量破损版运动鞋是为了引发人们思考快时尚带来的影响’,果真如此那‘不穿鞋’岂非更有力的提醒?真相往往就是一目了然,只是有人嘴硬不愿承认罢了。”可谓一针见血,点到了资本逐利的本质。但文中的有些见解我则不敢苟同,比如它说“近年来,奢侈品大牌‘经典操作’可谓层出不穷。诸如‘11100元不防水雨伞’‘490美元不能下水的泳衣’‘千元无防护作用的口罩’‘8.1万的钢丝球’——无用即是大用,天价就是理由?其中玄机奥义,岂是凡人可以参透。对于这种现象,很难机械地认定这就是‘收智商税’。毕竟,奢侈品的消费,从来不是基于实用化的预期,而更多是一种‘我买我愿意’‘千金难买心头好’的实现感。”一方面指责大牌涉嫌骗人,另一方面又不认为这是在“收智商税”,逻辑上有点混乱。
推出万元“乞丐鞋”肯定是将消费者当成了傻子,虽然购买奢侈品并不追求实用价值,但既然称得上奢侈品,它的高级性应该是看得见的,至少工艺上必须精良,垃圾箱里可以捡到的东西也成了奢侈品?国际奢侈品进入中国市场之初,我们的消费者曾经就当过一回韭菜,有的女青年攒了几个月甚至半年的工资,去买一个路易威登的包,然后携带着去挤公交车,从而成为一个笑话。我相信,中国的消费者已经成熟了许多,为了追求时尚,穿一穿“乞丐裤”大有人在,但去买万元“乞丐鞋”的人不能说没有,但肯定极少。
2022,6,7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