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999.10.08)书法要像书法论

(1999-10-08 21:11:21)
分类: 五常谈艺术

上海中国画院的院长施大畏,性情中人也。每次我与他坐下来,谈的都是关于艺术的事。施兄不仅懂艺术,而且在艺术上有成就;我醉心于艺术,但算不上是个艺术家。迷于艺术的人一起谈艺术,比任何人谈任何事都要投入。艺术是感情的表达,谈艺术就是谈大家对感情的看法或品评。天下间似乎没有其它的事是更值得投入地去讨论的。

个多月前到上海,施兄替我洗尘,席上谈的当然又是关于艺术的事。因为在座有周慧珺与李静两位书法高人,我们的话题不由得转到书法艺术那方面去。施兄问我对书法艺术怎样看,我说最重要的第一关是要像书法。我对这个近于怪论加以解释,施兄听后认为观点重要,一定要我写出来。

书法是艺术。写得一手好字不一定是书法。观者看不出感情的表达,感不到冲激,内心没有共鸣,何艺术之有?唐代颜真卿的楷书大名鼎鼎,但艺术却谈不上。鲁公如是,柳公权如是,其它楷书也如是。米南宫说:「鲁公行书可教,真便入俗品!」颜鲁公的行书是一级的书法艺术,绝无疑问!其真(楷)书不是「俗」,而是因为没有变化,表达不出感情,是背艺术之道而驰也。

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在计算机发达的今天,我们可以将颜、柳等大师的楷书谱入计算机,要刻什么墓志铭,铭文写好后一按钮,要颜有颜,要柳有柳,一字不差,艺术安在哉?

不一定是楷书才算是书法艺术。元代最负盛名的赵孟俯,字写得好,但我就是看不出他字中的感情,所以我认为他的书法不像书法。与赵氏同期但声名远为不及的鲜于枢,却是另一回事。明代的文征明,也是大名鼎鼎,但我也看不出感情的表达。

有些书法家,其用笔功力并非一流,但感情溢于纸上,大有书法的味道。明代的张弼、陈淳、祝枝山等就是例子。有些人,像今天香港的庞志英,研习书法的时日比我还要少,但写来却像书法。那是说,有些人轻而易举地就过了书法的第一关,有些人穷毕生之力也不能够。

作为一项艺术媒介,书法的确有其独特之处。书法没有画面,而其文字内容是无关宏旨的。但艺术作品总要说一些话。没有画面,内容不重要,那么书法艺术是在说什么?那当然是表达感情了。但因为书法没有什么其它可说的,所以在感情的表达上,书法比其它艺术媒介来得纯,总要给观者一点像排山倒海而来的震撼的味道。也就是因为这样,要过书法的第一关就是要写得像书法。那是说,没有感情,写字而已,非书法也。

用笔、结字、布局等,可以协助感情的表达,是要很长的时日去苦练才有点成就的。另一方面,感情本身的流露,往往是天生的。

感情要纯而真,也要有点内涵。这后者是要靠一点学问,要多读书。纯真的感情,要天真,切忌造作与俗气。天生造作与俗气的人,不管怎样苦练,写得怎样滚瓜烂熟,也难以登堂入室。郭沫若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本文附上自己的两幅书法,是去年写的。写得不怎样好,但算有点像书法吧。

其一是以八尺纸写的,释文如下:

「初疑轻烟淡古松,又似山开万仞峰,意在新奇无定则,古瘦漓洒半无墨,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 节录怀素自叙 五常书」

其二用四尺纸,释文如下:

「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崖,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 节录书谱 五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