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五常谈艺术 |
在中国历来的诗人中,我最欣赏李白。若问,假若上帝能使我们历史上的文人雅士死而复生,我最喜欢结识的是哪三位,我的答案是:李白、苏东坡、辛弃疾。再要多选一位,则应该是李清照。余生也晚,不能与李清照谈恋爱,颇以为憾。但不能与李白对酒当歌,更是「冇瘾」之至也。
我欣赏李白,是因为我衷心地觉得这个人很有意思,也很可爱。像我一样,他言谈间可能有点夸大:「十五好剑术,偏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后者可信,前者似乎是言过其实了。李白这个人很妙。当我读到他说「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丈」我就想到韩愈《答李翊书》所说的:「何其下而恭也!」另一方面,李白天才横溢,没有谁有异议。所以当他对韩荆州说:「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我倒觉得是一句老实话,半点夸张也没有。
说起来,《壹周刊》的黎智英好像把我看作今天的李白!不久前,苏联的共产党瓦解,他兴致勃勃地要我写一篇讣文,以为我可以手挥目送,在数十分钟内完成。他可不知道写这样的讣文,难于登天,即使李白复生也难倚马可待。我于是对他说:「我不成,不妨找其它高手试试,但须指明以李华的《吊古战场文》为范。」过了一天,稿来了,虽然大家认为文字甚佳,却不合香港人的口味,于是黎老兄又要我执笔,指明我要立刻交卷。夜阑人静,我对着稿纸,脑中却想着李白。他万言倚马可待,我不过为了数百字就使黎老兄等了一晚。
是的,我认为任何人欣赏任何另一个人,他们二者总会有某些相同之处。从才华那方面说,我哪敢与李白相提并论,但说我与他有相同之处,很多朋友都有同感。何以见得呢?除了上文所说的言谈间的一点夸大之外,如下数点也似乎是相近的。
李白不滞于物——「仰天大笑出门去」——不管他人对他自己怎样想法,我有同样的倾向。他着重友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我有同样的感受。李白对权贵视若无睹——「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差不多与我如出一辙。他对美丽的女人甚为欣赏——「云想衣裳花想容」——但却认为女人像周敦颐说莲那样——「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我对此也无异议。
可能我和李白最重要的相同处,是大家都喜欢文字的浅白与不造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少小时我读到这首诗,就爱上了李白。
很多人认为,白居易的诗也是浅白之极的。这点我同意,但在浅白之中白居易是有点造作,颇滞于物的:「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这样的文字,李白是不会写的。
我与李白的重要不同处,是我没有他的才华。「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文采如斯,我怎可以写得出来?
不滞于物,天真潇洒,掉臂独行——这几句古人的话,是天才横溢的李白的写照。我可以不滞于物,也可以掉臂独行,但天真潇洒就难以办到。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李白的诗。古往今来,只有他一个人能那样「天真潇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