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990.12)论鸡血石

(1990-12-01 20:42:02)
分类: 五常谈艺术

中国盛产奇石,而在品种繁多的名石中,最珍贵的有两种:福建寿山的田黄与浙江昌化的鸡血。这两石独秀,多年以来,没有谁有异议的。故老相传,青田的灯光冻可与田黄、鸡血鼎足而三。但灯光冻产量极少,或早已绝迹,于是众说纷纭,似乎没有谁知道灯光冻的真面目是怎样的。我收藏的三块「灯光冻」,晶莹可爱,但想来不会是前人所说的灯光冻。

本来,物以罕为贵,不过,无论某种物品如何可爱,产量过少而缺乏「成行成市」的机会,知者寥寥无几,就不能不在榜上名落孙山,被人遗忘了。田黄与鸡血称雄于奇石之林,自有其因也。我曾在这里写过《论石帝》;石帝者,田黄也。但田黄之所以为「帝」,乾隆皇帝的个人品味对之大有影响力。然而,撇开乾隆的欣赏不说,纯从石质的角度看,昌化的鸡血极品,与田黄极品相比,实在难分高下。世人多以此二石相提并论,诚识石者之功也。

鸡血与田黄有几点有趣的分别。第一,田黄往往真假难分,就是专家,有时也弄不清楚。我遇过几位有超过五十年经验的田黄专家,在鉴辨上他们也自认为往往有所不逮。鸡血呢?虽然近年来蒙古巴林所产的鸡血有时也可以乱真,但一般说,要学到鉴辨鸡血石,一年的功夫就可以毕业。我从来不敢自认是田黄专家,但对鸡血却可一目了然。

第二,昌化的鸡血,劣石甚多,其中大部分坚硬如铁,刀刻不入,其价值乏善可陈,比不上一般寿山的「品种」石。于是,不懂鸡血石的人,很容易在市场上中计。他们以为凡有红如鸡血之色的就价值不菲,以数万港元购入不值数百元的昌化鸡血。石倒是真的,但因为刀刻不入,石面没有光彩,不值钱也。

第三,昌化的鸡血极品,明艳不可方物!但一般收藏者似乎不知道,看鸡血石的质量优劣,「血」的多少尚属其次。昌化的鸡血有软、硬之分,而这软、硬的层次甚多。鸡血石愈软愈妙,愈软愈值钱,而软度比「血」的多少更为重要!奇怪的是,昌化鸡血的软、硬层次,识者可以不用下刀而一目了然:直觉认为是硬,就真的是硬;认为是软,就真的是软。极软的昌化鸡血,使人有难以形容的温润感;这倒与最佳的田黄石如出一辙。但因为极软而温润的昌化鸡血万中无一,通常难以见到,以致一般的爱石专家认为只有田黄才有温润感。这些「专家」可说是少见多怪了。我收藏昌化鸡血,定其优劣时,首先,不着重于血色的多寡,而是以软度为主。当然,同样的软度,血色愈多、愈鲜,杂质愈少,就愈值钱。

第四,鸡血石的血,在强光之下是会「跑」掉的。此种石之所以有血色,是因为石中有铁质,在地下年深月久,慢慢地氧化而变红。在地面上的强光之下,氧化转速,可以在数月之间变为黑色。粗硬的鸡血石,粗如沙结,孔隙较大,容易氧化,所以血色易变(血跑得快)。软度高的鸡血石,结构精密,所以在光中还可以历久不变。那是说,软度高既可决定石之温润、石面之光彩、色泽之鲜艳,也可协助血色的长久不变。

昌化的鸡血极品,价值应该在田黄极品之上。不幸的是,软而温润如田黄之昌化鸡血,市场上绝无仅有,即使好此道者一生也难得一见。少为识者所知,其市价就不能像田黄极品那样比较容易决定了。

近几年来,蒙古巴林所产的鸡血石,其上品比昌化的中等货色有过之而无不及。可能由于产量较多,巴林的鸡血石价钱远不及昌化。然而,巴林的上品得来不容易。我不明白,为什么在香港及台湾的市场上,巴林的鸡血上品那么少,而极品更是罕见。巴林的上等鸡血,在中国大陆是不难找到的。

以投资而论,我认为在中国的众多奇石中,巴林的鸡血上品,是最有前途的选择。这是因为从衡量石章质量的多个角度看,巴林的鸡血上品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及格。另一方面,虽然这些上品的产量不多,但若机缘巧合,在中国大陆还可以用数千港元之价买到一大方块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