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五常谈艺术 |
今届奥运一百周年纪念大赛,美国以大比数胜出。记忆所及,数十年来,除了八四年苏联没有参加外,其它的都是由苏联胜出。这次旧「苏」败北的一个原因,是其「联」解体,远远落后的,是俄国了。我屈指一算,如果苏联尚在,还是稍胜美国,但其差距比以前大幅下降了。
八年前,我肯定地推断美国在奥运上将会回复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雄风。这是因为奥运开始容许以体育运动作为职业而赚钱的运动员参赛。历久以来,奥运指明参赛者必须是业余的,不能是职业的运动员,使人莫名其妙。这个奥运参赛者不能以运动赚取一分一毫的规定,在那所谓「资本主义」的国家「守」得很紧,而共产国家的运动员则由国家供给丰衣足食,但却说不是职业的。以全职斗业余,前苏联在奥运上八面威风,是不难明白的了。
一九一二年,美国有一个名为Jim Thorpe的印第安人,据说是历史上最杰出的运动奇才。他在该年的奥运会上获取「五项」及「十项」运动的两面金牌。但过了一年,奥运委员会发现他曾经在一个暑假期间打了几场收了少许钱的棒球,就把他的金牌取消。这位大英雄于是变得衣食无着,酗酒成性,后来死得可怜。这位可歌可泣的人物,今天人们提到他都肃然起敬。
时代毕竟转变了。是十多年前开始转变的。其转变的原因有三。一、所有人都知道,当年苏联的所谓业余运动员,其实都是全职。共产的「优越性」,不可以永远地瞒骗所有的人。二、很多人很想看看,如果让美国的职业运动员参赛,施展浑身解数,斗他一个落花流水,岂非大饱眼福,过瘾之极?三、由于传媒的普及,运动明星可以在广告上赚大钱。广告的收入算不算是运动的收入呢?这个问题公有公理,婆有婆说,到最后,让职业运动员参赛奥运是最简单、最合理的解决办法。
有钱使得鬼推磨——这是俗语所说的。奥运会是制造明星的最佳场所,明星可以赚大钱,美国的运动员怎会不拚命去博呢?在最近(第二十六届)的奥运场上,一位十八岁的美国女孩,跳木马受了伤还拚命再跳,伤势加重,单足而立,痛极而跪,却因此拿得团体金牌。这位女孩今后的广告收入,五百万美元应该是低估的了。
君不见,自奥运职业化以来,美国的运动员不仅比赛时全力以赴,而且在传媒的其它表现上也十分良好。他(她)们谈吐得体,奏国歌时热泪盈眶,胜时不骄,败却大方,平时笑口常开,口口声声以大局为重。何也?他们要争取一个公众形象,好叫广告商能刮目相看。
因为美国富有,广告市场大,我们不难推断,越来越多的(前)共产国家的一级运动员,会投奔美国的。不过其中有它局限之处:运动员的高峰期只有几年,而成为美国公民后才能代表美国参赛,那是要等待几年的。
前共产之邦一向都强调「团结就是力量」,而美国历来所行的是个人英雄主义。但这次亚特兰大奥运会所见,美国的整队或团体项目却赢得最多。这似乎是显示,美国的运动员把个人金牌与整队每个人一个金牌大约同等看待,而前共产国家的运动员却把前者远置于后者之上。从以英雄形象来争取收益的角度看,除了接力赛得牌不及个人项目所得外,一个运动员只要表现出色,整队得牌与个人得牌是没有多大分别的。但整队每人一牌,在国家计分上说,也只算一个,政府的官员不是广告商,其看法是不同的。
前拳王阿里在这次奥运电视上出现了好几次,都很感人。他今年五十四岁了,患上严重的柏金逊症,举步缓慢,双手不停颤抖,半句话也没说。这比起昔日口若悬河,非常活跃的他,判若两人。然而,最近他每次亮相,在场的人都站起来拍掌,而电视评论员每次提到他,都措辞尊重,令人听来肃然起敬。可以说,在美国,今仍健在的运动员中,没有谁的英雄形象可与阿里相比的。
回顾当年,阿里是因为自己的信仰,不参加越战,而在高之际被取消拳王之位,有近三年之久不准出赛,被人歧视、嘲笑。今天,一般人敬爱他,认为他言行一致,奉公守法,乐于助人,是一个君子。另一方面,这些人都知道,在拳击的历史上,没有谁可与阿里相提而并论。他把拳击艺术化,纯以技术取胜。
好些美国朋友对我说,昔日阿里口出大言,今天回想,觉得他当年很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