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五常谈学术 |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在科学上,没有什么比想象力更重要。细想之下,我们不难明白,在学术上,没有想象力的言论算不上是可取思想,学术的贡献也就谈不上。
人云亦云,是用不着想象力的,不算是有思想。指鹿为马,说黑为白,算是标奇立异,有点新意,但这种胡闹的言论,IQ零蛋的人也可以在几秒之内说出来,亦非思想也。
我所说的学术思想,是或多或少有一点新意,也有一点逻辑,是对或错不重要,但起码要有少许不平凡之处,使人听来或者觉得多知道一点什么,或者认为不同意,而要加以反驳。对知识毫无裨益,又或者历久也不能引起他人之好奇心的,亦非思想也。
经济学大师高斯(R.H.Coase)任《法律经济学报》的编辑时,对我说:有些文章,整篇看来大部分写得很差,但其中有一小点新意,那我就逼着要把文章发表。高斯显然认为,有思想的文章难求,既然有机会读到有一小点思想的,岂能放过?不发表岂不是浪费天物?思想,就算是小小的,微不足道的,也是学术上的钻石,不可遗弃也。
在学术上,自己认为毫无新意之作,我从来不下笔,更不用说发表了。但我所说的所谓「新意」,好些时简直微不足道,但既然认为是新意,算是思想,就振笔直书,以发表来过瘾一下。
试举一些我自己的例子吧。例一:去听某名家的音乐演奏,最佳的座位必定是先售一空。较佳座位票价虽然较高,但其实还是偏低。为什么佳座的票价偏低,而卖不出的劣座票价却偏高呢?我的答案是,若佳座卖不出去,有剩余,购了劣座票的人,「开场」之后会偷偷地「转移有利阵地」,跑到佳座坐下来。为了保护佳座不被侵占,主事者于是故意「偏低」佳座之价,让佳座先售一空了。
这论点微不足道,也可能错,不过,算是有点新意,算是思想。
例子二:星期天带着一家大小到茶楼饮茶的人,可能要抢座位,其办法是站在茶客或进膳者的台旁,等着(候位)者站得辛苦,进膳者吃得尴尬。为什么茶楼、酒家的老板容许这种抢位之风?我的答案是:以时钟计算「叹茶」或进膳所用时间多少,按时间收费,其量度时间的费用太昂贵,所以茶楼、酒家就利用等待的客人站在旁「监视」顾客,使「叹茶」或进膳者吃得不舒服,早点「埋单」。
这解释也是微不足道,可能错。但它算是思想,有点新意,也算是学术了。
一般而言,思想是有内容的。但有一些思想——如数学——是没有内容的。没有内容的思想也是思想。这好比下象棋,想出一招妙着,其内容安在哉?
数学没有内容,但其思想也可以博大深湛。在顶尖的层次上看,数学是哲学。从思维的困难程度来品评,数学逻辑是高高在上的。
然而,在数学之外的其它学问,思想却必定要有内容。数学可以协助这些内容的学问推理,但引用数学却不可以增加内容。这也是说,在数学之外的学问,思想归思想,数学归数学,不应混为一谈。
在我所知的经济学上,高斯、戴维德(A.Director)等高手不懂数学,但思想与内容却令人五体投地。另一方面,森穆逊(P.Samuelson)、亚罗(K.Arrow)等经济学者可以算得上是数学高手,但他们的思想内容极为可观,而这些内容的本身与数学是分离的。那是说,经济学高手用数,是以数为役而非为数所役也。
一九六八年在芝加哥大学,我遇到一位大有名望的物理学教授。在倾谈间与他谈到引用数学的问题,他同样地强调,物理学的重点是思想内容,而这内容是与数学分离的。
不知是否由于计算机的盛行,学术上的思想近二十年来大走下坡。起码经济学可以这样说。不知是谁作过如下的统计:二十年来,在经济学的文章上,数学方程式上升了百分之一百强,但内容却下降了百分之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