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五常谈教育 |
美国办软件程序生意的公司,这些年纷纷把工作外判。受益的主要是印度。专于这行业的朋友说,中国青年写软件程序的本领不比印度差,只因为英语水平远逊于印度,生意大部分跑到印度去。年多来印度的经济有急速的增长,除软件程序外,外资到印度设厂也开始见到规模,虽然以制造业而言,比中国还差很远。
印度的工资比中国的低廉,而英语水平高很多,只因为体制的改革慢了一步,中国先拔头筹。是的,印度的政府垄断比中国更甚,而他们的贪污制度化了,要取个商业牌照为时甚久。只不过二十年前,印度的生活水平高于中国,今天倒转过来,后者远胜也。这可见改革得法,可以容易地反败为胜。
时势所迫,今天印度的改革也有瞄头。他们人也多,也聪明,也能刻苦耐劳,工资也低。向前看,印度可能是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的主要竞争对手。他们明显地优于中国的,是英语水平。为什么会是这样呢?一个解释是印度曾经长时期受到英国的管治。另一个可能更重要的解释,是印度没有统一的文字。要选一个知识分子共通的文字,他们选中了英语。
不管我们喜不喜欢,英文成为唯一的国际语言,已有半个世纪了。虽然中文愈来愈重要,但世界渐趋大同,今天的青年不能不学好英语。英语表达力强,但不容易学。要学到下笔成文很有点苛求,但要学到说得通、写得通——足以应酬——是起码的要求吧。
今天国内青年对中语文字的操纵,明显地高于香港的。这对学语文有助。另一方面,国内的大学生,为了要考英文公开试(如托福),死记,对英文的字汇知得不少。问题是他们的发音差得离谱,为文不仅错得厉害(主要是用错字),而更头痛的,是写来不像英语。学语言是要常用的——要生活在语言中。
十年前我和舒巷城有争议。我认为中国推行的拼音,与英语的字母发音很不同,拼音的基础对学英语发音可能有大碍。舒兄不同意(我的太太也不同意),但今天听到国内的青年读英文,彷佛是拼音读法,听不懂。盗版影碟也误导。这些影碟的中文字幕乱译一通,不足为奇,奇怪的是英文字幕的英语,竟然与演员口中说的往往是两回事。你有你讲,我有我写——你说奇不奇?英译中的书籍也胡涂。我在国内的书局翻阅过些中译的经济学课本,不容易找到译得称意的。
上述都是困难,要想办法改进。但最说不通的,是外间的人(例如港人)要到国内去办学校,不容易获得牌照。毫无疑问,今天国内的英语教育市场大得惊人。然而,我们听到的、看到的,好些是不大懂英语的在教。数之不尽的国内青年问怎样学好英语,我不知从何说起。说难不鼓励,说易却不对,我只说:背吧,天天朗诵而背之一个小时。
国内开放英语教育市场是刻不容缓的了。只要课室够大,廉价收费也是生意。虽然香港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有点那个,但可以教的还不少。国内一般青年需要的,不是把英语学得可以写论文,而教师也不用通过什么基准试。国内需要的是足以应酬的说得通、写得通,而重点是要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