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4.07.29)止境的体会

(2004-07-29 15:25:24)
分类: 五常谈艺术

学无止境这句话是错的!天下可学的学问数之不尽,所有都学,当然学无止境。但单以一门学问而言,学可尽。同一学问,不同的人学的不同,一个人学所有的人,不可尽也。但一个人学自己的,岂不可尽哉?

一位同学见我近来多搞摄影,不继续多向经济分析打主意,有微辞。我的回应,是两年前写了书分三卷的《经济解释》后,到了自己在经济学的思维的尽头,再不会有什么大作为了。虽然间有可取之作,例如写欢场女子的《类聚定律》或分析配额的文章,可观,但说到底还是从《经济解释》的理念演变出来,不离本,只可作为附录,学有止境也。

是的,四十年前在经济学上选走了一条路,不断地走下去,走到了一个尽头,筋疲力尽,再贾余勇,有系统地写下综合所学的三十万字,不是止境是什么?

二十世纪的艺术大师毕加索,搞创作搞到八十多岁,但精彩的作品还是壮年之前的产出,之后数十年走下坡。他壮年的重要作品是他的止境。到了一个顶点而走下坡的艺术家不计其数,而明显的顶点就是止境了。有两个或更多高峰的创作者存在,不多见,但这些破例的天才要找到新途径才有新顶点。有些画家,例如法国的莫奈与中国的朱屺瞻,要到老年才达到顶点。这是境止于老也。音乐天才莫扎特,谢世三十五岁,其最后的《安魂曲》可能是他的最佳作品,于顶峰时病逝,使人觉得他死于攀登的中途,多活三十年不知音乐会绕梁多少日,能不叹息乎?

不管作品达到的层面如何,明智的创作者恐怕自己达到止境,不能再进,是自然的事。他们会想办法维持进境的继续。毕加索选走的路是转换风格,起初了不起,但过了壮年转来转去也没有大作为。美国土生土长的大师维斯,选走的路是索性一段长时期不画,或画得很少,然后又排山倒海地创作一段时期。J. Pollock的天才雄视当代,寻寻觅觅了好些年,一下子找到了创作的好去处,名动天下,但只两年就画到了该去处的尽头,找不到新去处,凶酒,汽车失事身亡,一说是自杀的。

喜欢创作的人可以使人羡慕,但私下里有哀思。以我自己为例,盛年之际每次尽己所能,写下一篇认为可以存世的文稿,骄傲之余有失落感,有一种难以形容的空虚,也担心无以为继。两年前写好《经济解释》后,夸夸其谈的表面掩盖不住自己对经济学的意兴阑珊。

喜欢创作的人把创作看为生命的一个主要部分,失去了创作的机会生命就没有什么意思。一门学问走到了自己的尽头,要转一个方向,不易走,而对我来说不容易在新方向上找到新兴趣。不少同学希望在经济学上我还能卷土重来,在宏观与货币理论那方面发展。老实说,如果转搞宏观与货币,我不会参考他家之作,只凭自己满有把握的价格理论去分析宏观与货币的话题,可以别开生面。问题是这是巨大的工程,而自己日暮黄昏,无能为力矣。

我是因为要继续过一下创作之瘾而重操摄影故技的。四十多年前对摄影的所知可以设馆授徒,但今天的先进科技是当年做梦也没有想到的。几年前,退休在即,想出如下的法门。那是摄影时用一百年前的技术,但底片的处理却是今天的计算机科技。加上自己在学问上搞了那么多年,就试把学问与感情摄进作品中去吧。一个老了的人的独到之处,是可以完全不管他人的作品或他人是怎样想,与世无争也。

一年前开始尝试这个几年前想好了的法门,得心应手,而跟着对计算机的能与不能知得多了,手风愈顺。本来打算一年内出版五本摄影集,结果凑够了作品出版七本。因为采用的是前人没有尝试过的新、旧相差一百年的技术组合,学问又多了四十年,不管什么题材,怎样随意拍摄,作品都有一些新意。其间自己对梅花、桃花与其它花草树木的阐释高兴,对黄山作了没有云雾的处理,而更重要的是今天国内的公路可行,让我对神州大地的田园、农居、农作及山山水水的苍烟落照,作了相当全面的颂赞。是那么幽美迷人的景象,天下独有的,奇怪没有多少摄影者平淡地让这些景物说一些话。

意兴阑珊而又有点伤感的,是只一年就在一项新想出来的创作玩意上走到了尽头。可以还摄得好一点的机会存在,但创作的新意是到了尽头,止境也。是封机的时候了。朋友听到我要封机,坚持我还要到九寨沟走一趟。他们认为我的摄影法门最适宜处理九寨。几天前黑蛮又再次邀请我到他的故乡凤凰小住几天,拍摄那个因为被封为什么文物而建造了机场的古镇。古镇多得很,凤凰今天知名天下,沈从文与黄永玉生长在那里有点帮助吧。

学有止境,一门学问到了自己所能的尽头,其失落的体会不好过。骄傲与伤感的合并是意兴阑珊。总要找一些创作玩意来继续,好叫不负此生。编辑自己的英语论文结集算不上是创作,不容易提得起劲的。问题是没有兴趣也要做,而且要做得好。

余下来可以维持一段长时期的创作玩意是书法。可惜这种艺术很困难,屡攻不下。太困难的玩意,虽然兴趣十足,失败的感受会容易地掩盖了创作的满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