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4.05.27)大显神威!

(2004-05-27 14:48:28)
分类: 五常谈学术

二十年前不少朋友要求我把自己的英语文章整理,编辑结集成书。我不管,因为发表了的文章有自己的生命,多管无益,何况自己发表了什么,写下了什么,从来不作记录。一九八五年,一位来自瑞典的教授与我会面,在晚餐上要求我把自己在经济学的思维综合,写成一本书,传诸后世。当时事忙,抽不起一大段时间写此巨著。后来二千年末我以中文动笔,写书分三卷的《经济解释》,写了两年,是有点受到该教授的影响了。

瑞典教授见他要我写的书迟迟不现,就转为要求我把英语文章整理结集,每年要求一两次,我感激,但发表了的文章是不容易提得起劲去整理的:发表了的为什么还要再发表呢?

话虽如此,我还是希望自己有一本英语文章结集。四年前开始整理一下,但好些文稿找不到,也就算了。几个月前,华盛顿大学的巴赛尔说,他们找到了我一九七八年写的关于期货市场的还没有发表过的文稿。传真来了,抢着细读,竟然发觉自己再不能写出那个水平的文章。意兴阑珊之余,我想,把没有发表过的文章加进结集有点新意,可为也。于是遍寻旧物,竟然找到另一些大好文章还没有发表过。遂决定大兴土木,把英语文章结集成书。

除了「期市」一文,我找到的没有发表过的「宝物」如下。一篇写于一九八三年题为《共产制度为何缺少自由?》的文稿,当时是某刊物要求写的,写后不记得是哪刊物,而该刊物没有再找我,一搁二十一年。一篇写于一九七二年的重要文稿,因为其中一个要点与前人之说相同,打算把这要点以数学一般化才发表。请了一位出自芝加哥的数学天才协助,殊不知他搞了几个星期后,不知所终。文稿于是一搁至今。一篇关于知识资产的文稿,被要求分两篇发表。于是发表了一半,余下较为重要的一半,打算修改一下才发表,但不知为何没有这样做,也搁置到今天。

以上及其它的新发现,是我最近忙于整理英语文章结集的原因。不动则已,一动就排山倒海地干,是我的习惯。十多天前整理好了,洋洋大观,拍案而起,高傲之情书所难尽。

我这本结集不是今天的一般结集。科技发达,今天的英语文章结集通常是以旧文经过计算机扫描,然后草草装订,于是每篇文章的格式各各不同,既如荒草遍野,又似百鸟归巢。我呢?既然要为自己的论著高傲一下,又希望市场读者给个情面,让我赚点钱,就决定重新打字、排版,注脚要放在文下,索引当然,再找一些老友名家说些假话,吹捧几下。一阔三大,这本结集要精装印制,可能还要以更精装出限量本。这一切,是作者自己的享受了。

不容易。单是打字、校对、排版,一些文章加些前言,另一些加个后记,就起码要用上三几个月,而且还要劳师动众。但最困难的那部分做好了:我成功地凑够了作品,然后非常满意地把作品分组与先后编排。是《佃农理论》与不能发表的石油工业研究之外的自己平生拿得出来的英语论著。只有一篇写佛利民的短文还找不到(关于佛老,两篇满意的英语短文只找到一篇,还在找,找不到也算了)。

读者不会容易地体会到分组与先后编排的困难,但这工作非常重要。编排不善,如百鸟归巢,或像一盘散沙,个别文章怎样重要也不能得到一个重要的整体。长长短短共三十六篇文章,按发表日期排次序呢,还是按题材分组,而后者的次序又怎样安排了?我对着那三十六篇文章一个星期,左排右排也不满意。最后灵机一触,解决了所有问题,整本结集读来一气呵成,彷佛四十年前我就先写下一本巨著的大纲,然后按着这大纲把逐篇文章写进去。英语文章比我写得好的大有人在,但以平生论著结集成书,不容易找到一本那样完整而一贯的。天助我也!

灵机一触的妙着,是在第一组我把三篇演辞放进去。第一篇是一九八二年的香港大学就职演辞,细说以经济理论解释现象的重要。第二篇是一九九七年在洛杉矶加大宣读的「第一届夏保加荣誉演辞」,题目是《邓小平的伟大改革》,内容是综合了自己十八年来对中国经济改革的看法。第三篇是美国西方经济学会的会长演辞,宣读于一九九八年,题为《交易费用的范畴》,是自己平生的主要理论贡献了。

每篇演辞都代表着自己在职业上的一点成就,每篇都获得掌声,而每篇佛利民都来信说是经典之作。更重要的是这三篇演辞代表着自己在一门学问上的耕耘:经济解释、中国改革、产权与合约理论。因为我的经济学思维从始至终只走一条路,三篇演辞很融合,加得起来。这样,结集的第一组开门见山,顿觉有千钧之力。

万事起头难。开了头,余下来的编排就如斩瓜切菜,容易得很。第二组是「合约理论:从佃农到公司」,第三组是「社会成本理论」,跟着是「奇异的价格安排」,「价格与租金管制」,「知识产权」,「中国的经济改革」,「政治经济学」,等等,共十组。

这本英语文章结集是大版面的——比中语文章结集高一点,宽一点,也相当厚,应该在六百页以上。像《佃农理论》再版那样,会加一个中文序言(如果再在外地出版,会写个英文序言)。结集的英文名字是《Economic Explanation: Selected Papers of Steven N. S. Cheung》;翻过来,中文书名是《经济解释:张五常英语论文选》

不容易摆脱《经济解释》这个好名目。读者要分辨哪一本是哪一本,或这本不是那本,要看副题作判断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