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4.09.11)奥运精神与奥运经济(三之一)

(2004-09-11 08:07:01)
标签:

张五常

奥运

精神

经济

分类: 五常谈学术

易宪容写《奥运为强身但「奥运经济」商业化不智》,顾题知义,说奥运精神是鼓励强身健体,友谊万岁,但今天变成争取奖金,走上了歪路,不可取也。

 

不知宪容老弟从哪里听来他的希腊神话。我的理解,奥运的前身起自公元前四九零年,一个名为Pheidippides的兵差从马拉松跑到雅典报告希腊战胜波斯的消息,奥运大拼搏就为纪念这兵差的长途奔跑而举办了。是为了强身健体吗?胡说八道。该兵差跑到筋疲力尽,报捷后立刻暴毙!奥运斗个你死我活,以搏到尽来定胜负。强身健体是清早起来耍太极,或漫步山头,充其量是慢步跑。任何剧烈运动对身体有害无益,而奥运者,烈中之最烈也。参赛者想尽办法勤修苦练,然后在决赛时孤注一掷,试图把自己的生命推到暴毙的边沿。

 

不要问我为什么,但人类的进步往往靠难以解释的「去到尽」的品性,可能是基因使然吧。学术的追求一般不会暴毙,但学府里的朋友都知道,斗个你死我活的行为司空惯见。学术上,我从来不参与这种竞争,因为出道后几个月就无职可升,没有敌手。然而,数十年来,每次动笔写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文章,禁不住去到尽。这是今天的自己与昨天的自己竞争,没有金钱回报,但日思夜想,苦不堪言。从来没有试行解释为什么自己要这样做,但如果是为了与其他学者竞争,我的学术文章不会写得那样毫无顾忌的。

 

经济学说,因为资源缺乏,每个人天天都在竞争。这种竞争的效果,是一个人赢得多一点,另一个或另一些人会少一点。虽然竞争可以带来进步,增加整体的收益,可以使每个人多了收入,但胜者多得的永远是从负者拿过来。这是说,竞争可以互利,但胜与负的分配不同。

 

上文提到的以今天之我胜昨天之我的自我竞争,是另一回事。基因使然,有些人就是喜欢这样做。可能为了自己喜欢夸夸其谈,或博取别人赞赏几句,但无论怎样,看到自己有点进步会增加一点满足感。这种自我竞争对外人毫无损害,虽然无能之辈心理不平衡,往往大叫葡萄是酸的。

 

奥运的竞争究竟是哪种呢?两种都存在。我获金牌而你得不到,是我从你及其他竞争者拿过来的。这是经济学分析的竞争了。但我认为无损他人的自我竞争也存在。主要的证据,是奥运重视纪录——世界纪录,奥运纪录等。大家都知道,所有纪录——时间、高度、远度、重量等——迟早会被打破,而破了纪录的人一般没有特别奖金,就是有也不是从斗输的拿过去。要决定胜负排列,根本不需要顾及纪录,但每项每次奥运比赛,有纪录可言的,必定有世界与奥运纪录预先说明。我因此认为重视纪录是人类的本性,不是要把竞争者杀下马来,而是要知道自己有没有长进,长进了多少。

 

现代的奥运起于一八九六年,历久不衰。得到人类这样重视,其精神绝对不是为了强身健体,而是人类要知道自己有没有长进,可不可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有点傻里傻气,而以竞争来促长进步,暴毙的可能存在,或起码对身体有害无益。这是人类进步的代价了。

 

 

 
《奥运精神与奥运经济》系列之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