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3.02.04)香港经济困境与财赤无关

(2003-02-04 11:31:42)
分类: 五常谈经济

前些时发表《通缩与跌价不同》,解释香港今天有的不是通缩,而是价格向下调整。该文指出,香港政府以为治理通缩就可以解决香港的经济困境,是大错。不拆联系汇率,香港币值偏高,价格向下调整不仅无可避免,而且应该是这样,调整得越快越有利。

几天前与港大的一些旧同事进午餐,我说香港的经济困境与财政赤字无关。他们立刻同意。既然几位经济学者那么容易就同意,政府应该考虑一下。是的,香港的困境不是财赤,而是其它两项。一、在联系汇率下,香港的价格(包括楼价与工资)太高,使香港失却了竞争力。二、香港人对前途失却了信心。

挽救信心,不是任何人或任何一组人,大声疾呼或高声叫好就可以办到的。挽救经济信心的唯一办法是把经济搞起来。目前,搞起香港经济的唯一办法是加强香港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而这后者主要是减价。

九七亚洲金融风暴以还,经济能卷土重来的亚洲小邦,首推南韩,而听说泰国近一两年来也很旺盛。这二者的汇率早已大幅向下调整,而南韩更减工资。日本本土经济不振,但消费市场大有起色,主要是因为日本的资本家在外地投资设厂赚到钱,寄钱回家增加消费。这正如八十年代加拿大的温哥华与多伦多的楼价与消费有起色,主要是因为港人移民加国,家长在香港赚到钱,寄钱到加拿大养家。

香港不幸的有联系汇率,目前不能拆。价格向下调整需要长时间,而公务员的高薪误导市场,救市九招也误导市场,阻慢了价格的调整。另一方面,香港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中国大陆。那里的青年学得快,而香港又搞母语教学,真是一塌糊涂!

香港的基本困难是竞争力不足。价格过高不仅源于联系汇率,政府垄断土地的供应与使用,大搞福利经济,公立的医院与学校的费用奇高。这些都阻碍价格向下调整,也阻碍了市场的自由运作。

基本问题是这样的。如果香港目前没有财赤,或甚至有财政盈余,竞争力不会因此而加强。失业不会减少,亏蚀的商店或企业不会起死回生,外商或外资不会涌进,而决定转移到国内的投资者,不会因为香港没有财赤而留下来。没有财赤有一个好处,那是外人对香港的评级会比较手下留情。有盈余更有另一个好处,那是有较大的空间减税。

减税是重要的。这是多把钱留在市民的手上,加强市场的命脉。没有听过经济不景要加税的。

七十年代的美国是前车可鉴。要削减政府开支,唯一办法是减少政府的收入。加税适得其反:库房有钱,要政府削减开支是不可能的事。

听说香港有些经济学者赞同政府加税,是怎样的经济学了?找到一本经济学的书或文章说经济不景要加税才加吧。不难明白,赞同要加税的学者的薪酬是从哪里来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