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五常谈经济 |
九月二日报载,在纺织品话题上,中、美谈不来,美国决定
依照世贸协议,今年一月取消配额后,中国的纺织品大量涌进美国。后者要重施配额,没有违反。该协议说明,如果进口国的市场受到大震动,可以申请重施管制。翻译出现了严重失误:中译说重施管制只能为期一年,不得再申请,但英语却说「除非再申请」。协议指明文字如有分歧,英文为准。
这次会谈不成后,美方对重施配额的解释,是要「demonstrate this administration's commitment to leveling the playing field for US industries by enforcing our trade agreements.」形容得恰当。足球大赛,球场高低不平,有欠公允,先要level球场才比赛。纺织行业,中国的工资低很多,球场不平也,配额有推平球场之效。困难是地球比球场大很多,推平这处其他多处推不了。反对美国重施中国纺织品配额的美国进口商说,以配额再约束中国的纺织品进口,他们会转到数之不尽的其他有廉价劳力的国家去,对美国的纺织就业不会有帮助。
是的,地球今天很不平。
最近欧洲重施配额约束中国纺织品进口,市场缺货,学子开课买不到新衣服,吵得政府一头烟。那里的纺织商知道中国纺织配额会取缔,好些早就结业。再大兴土木设厂产出吗?还有三年,重施的配额再会被取缔,不容易赌这一手。
电脑科技是美国发明的,软件设计先声夺人,但这几年印度软件专才的工资低很多,软件外判时尚,而阿差之外,这外判也跑到中国来了。为什么美国不以配额推平软件比赛的球场呢?外判通过卫星的讯息通道,政府干预不了!然而,美国因为软件外判而失业的人不少,不见有人游街抗议。何解?因为软件专才的薪酬远在最低工资之上。另一方面,外判之下软件成本急速下降,对美国的商业与消费者有利,整体得可偿失而有余也。逻辑说,纺织品也如是,只是美国的纺织工人有最低工资保护,失业转工有困难。
是不容易理解的政治话题。诺贝尔经济学的获奖者,绝大部分是美国人,其中不容易(应该不可能)找到一个赞同美国重施中国纺织品配额。说明什么呢?说明懂经济的经济学者,加起来在美国的影响力是零。布殊总统是个自由经济的信徒,曾经为佛利民的九十大寿大排筵席。重施配额看来不是他的主意。说明什么呢?说明权力大如美国总统,斗不过一些压力团体及为这些团体工作的议员。
说过了。美国地大物博,人杰地灵。站在世界经济一哥的有利阵地,地球一体化,可以给资本家「剥削」的廉价劳力暴升,经济一哥理应笑逐颜开。然而,目前的形势是倒转过来,一哥仇视廉价劳力,岂不是奇哉怪也?廉价劳力怎可以难倒有钱有知识的人呢?将来的历史会记载,这是二十一世纪初期的一个怪现象。
朋友,想想吧。钱在我手,知识由我掌握,你没有钱,读不到几年书,要在经济上把我杀下马来,谈何容易?这样看,美国今天对球场不平的投诉,起于两方面。其一是球场不平,优势在资本与知识俱佳的美国,但他们奇怪地不懂得利用。其二是在一个大时代的转变中,优胜之邦内免不了有一部分人受损——那些历来靠政府协助的人。这些人今天要求政府增加协助,从重施配额看来,政府是唯命是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