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整理一些资料,对王晋康在小说集《善恶女神——王晋康科幻小说精品集》的那篇后记比较欣赏。在这篇文章里,王晋康写了他走上科幻创作这条道路的起因和他对科幻文学的一些看法,现在读来仍觉很有意义,所以将它贴出来,标题就改成“王晋康的话”吧。(右图:最佳作品奖得主王晋康在2007成都科幻文学大会上和吴岩、刘兴诗在一起。注:照片来自网络,摄影者是谁已查不出来,望摄影者看到后留个姓名)
王晋康的话
没想到这辈子会成科幻作家。1993年因10岁的儿子逼我讲故事而偶然闯进科幻文坛,到2003年停笔,正好写了10年。10年的写作生涯逼我又看了一些书(主要是西方科学家的著作),也逼我深一层地思索。如果自我评价一下10年来的进步,那就是:在一定程度上跳出了“主观”的局限而以客观的眼光看世界。把话吹大一点,就是在一定程度上跳出了“人”的圈子,而借助于上帝的目光,看见了一些曾被人类偏见(人类的自怜症、人类中心主义等等)蒙住的深层次的东西。
比如,也曾相信爱是永恒的,是当然存在的。其实不然,进化的本质是一面自私之筛,凡是能为自己争得更多生存空间和资源的生物(个体)才能繁衍。当然,上帝并不那么狠心,自私的基因经过群体进化之炉的冶炼,也能生出母爱、公而忘私、舍生取义等优秀的品质。人类文明的进步,便是把小我逐渐扩大为大我,从个人的利益扩大到家庭、氏族、部族、国家、种族乃至全人类,甚而进一步扩充到野生动物和整个生物圈。尽管如此,“我”的本质并未改变。
又比如,男女之爱,这是诗人文学家讴歌了千年万年的永恒主题。其实情爱并不高雅神秘,它不过是有性生殖方式的一个附属物,为什么生物要有两种性别?只是因为两性繁殖比无性繁殖更利于基因变异进化,比多性繁殖更为简便可靠。如此而已。而爱情只是上帝一个实用主义的发明,是为了让两性生物交合而设的一个诱饵。如果小熊星座上有一个单性的生物世界,那儿的“人”绝对不会了解爱情为何物;如果大熊星座上有一个三性的世界(并非不可能!),那么他们的爱情中必然伴有三国式的政治谋略。今天,地球上的科学家已经认识到克隆人的出现不可逆转。当然,随之而来的危险是:万一克隆真成为人类繁衍的主流,两性之爱也就没有存身之地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由此引申到另一个话题。科学助我们发现了大自然的深层机理,使人类有了上帝的视角和视野;但科学又使我们看到了科学本身的局限。实际它并不能让人类进入绝对的自由王国,人类永远跳不出上帝(客观规律)的手掌心。比如,不管克隆人技术有多大的潜在危险,人类也不能去逆转这个趋势;人工智能的发展隐然要超过人类智能,但人类也不可能去逆转它;伟大的医学使人类战胜了病魔,却干扰甚至中止了人类的自然进化,在通向未来之路上埋下琮琮作响的炸弹;科技的进步必然伴随着污染,伴随着臭氧空洞、温室效应、艾滋病、吸毒以及天知道什么灾祸。或者干脆把我们的目光延伸到无限远处吧:且问科学能否让人类战胜无常命运,永远存续?这是自启蒙时代人们就有的追求啊。不,达不到。因为科学已经揭示,连天地(宇宙)也不是永存的,科学并不能阻止宇宙(当然包括人类)的灭亡。
那么,我们是否会失去生存的勇气?也不会。我曾对妻子笑言:雄性的四处留情是符合进化之道的,它要尽可能多地播撒自己的基因;雌性则因为生理的限制(只能在自己体内孕育自己的基因)而相对忠诚。所以,做一个忠实的男人并不难,但在知道了上帝的道德准则之后继续忠实,那才是最难最难的啊。
同样,人类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不难,但在洞晓人类的宿命之后还保持乐观,那才是难能可贵啊。其实,人们在不自觉中已经做到了这一点――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百年后的命运,但这并不妨碍我们高高兴兴地送走每一个夕阳,迎来每一个日出。
我是一个科幻作家而非文学意义上的作家,我在作品中并非不注重人物刻划、语言锤炼、情节设置这类文学因素,但它们是第二位的。作为科幻作家,第一位是把我的思考和感悟告诉读者,让他们在尘世的喧嚣中也有暇驻足仰首,体味星空的深邃,然后低头潜思宇宙之大道。
而这些是主流文学家所难以做到、甚至大多数读者难以领悟的。所以,科幻是孤独者的事业。
(王晋康)
王晋康介绍(取自豆瓣):
男,汉族,1948年生于河南镇平。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民盟南阳市委副主委。中国科普作协会员,河南作协会员。
1966年高中毕业适逢文革劫难,68年下乡,在新野五龙公社度过了3年知青生涯。71年到云阳钢厂杨沟树铁矿当木模工,74年调入南阳柴油机厂。78年以优异成绩搭上最后一班车,考入西安交通大学,82年毕业,分配到南阳油田石油机械厂至今。
曾任该厂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为本单位学术带头人,主持研制的大型修井机自走式底盘和沙漠修井机底盘达到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获部级科技进步奖,其中后者为国家级重大项目。93年因10岁娇儿逼迫讲故事而偶然闯入科幻文坛,处女作《亚当回归》即获93年全国科幻征文的首奖。迄今已发表短篇小说《生命之歌》、《七重外壳》、《天火》、《豹》、《西奈噩梦》、《人与狼》等三十余部,长篇小说《生命之歌》、《生死平衡》两部,另有《癌人》、《拉格朗日墓场》等四部长篇小说即将出版,共计二百余万字。出有个人专集。蝉联93-98
年全国科幻文学评奖的特等奖和一等奖,获97年国际科幻大会颁发的银河奖。作品沉郁苍凉,既融汇了丰富的科学知识,也有对宇宙及生命的哲思睿见。
补充:
1948年生于河南南阳。现任民盟南阳市委副主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创作协会科学文艺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1993年处女作《亚当回归》获第五届中国科幻银河奖一等奖,以后一发而不可收。迄今共发表中短篇小说近50部;长篇小说《生死平衡》、《生命之歌》、《少年闪电侠》、《拉格朗日墓场》、《生死之约》等6部;7次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特等奖和一等奖,6次蝉联《科幻世界》年度优秀作品榜首。1997年获国际科幻大会颁发的“银河奖”,2001年他的名字被用于中国公众科技素养调查,2003年因在科幻小说中提出控制疾病的“低裂度纵火”法而备受世人关注。在90年代出现的新科幻迷心目中享有幻坛至尊的地位。
《善恶女神——王晋康科幻小说精集》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
无意中发现新浪里有王晋康的博客,点进去后让人哑然失笑:http://blog.sina.com.cn/wangjinkanglaoshi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