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


标签:
欢子书评小鹏背包十年黑体字宋体字美国走着瞧旅游 |
分类: 听歌·读书·看电影 |
欢子我终于又更新了,估计也没人来看。最近一直忙活着结婚大业,什么家具、橱柜、电器一一置备齐全,简直像是奥运之前造的鸟巢工程,一点马虎不得。除了这些还有很多需要忙的,比如说占地盘儿。屋子总共就一亩八分地儿,欢子的原则是好地方谁先占领就归谁,什么拐角书柜啦,靠近外侧的衣桂啦,都是欢子的!反正欢子还没给大欢分钥匙……
有句话说的很好,先胖不算胖。每一年在年初的时候欢子都表现出异常勤劳激动的神态来迎接新的一年(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年关时做完总结,才发现这一年过了,成绩又不太理想,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于是每年年初欢子都表现的非常好,文章勤写,博客勤更的。然而这一年欢子改变了战略,其实是被动的。既然这么忙,就让它虱子多了不养吧,反正先胖不算胖,后来再追上就成了。
还有很多计划都被搁浅了,比如读书、看电影、旅行、拍摄、写文等等。今年摄影小组的年关总结大会欢子都不好意思去参加了,根本没有能拿的出手的作品来!你再看看人家狐狸先生,那水准都直线上升了啧啧……
凡事都需要一点点恢复正常,于是在牛小败同学的怂恿下欢子就又开始读书了,读了本最近很火暴的书。读完之后欢子告诉牛小败同学很不好看,然后准备把书打发到她那当鸡肋。我和牛小败同学都觉得很失望,读书跟谈恋爱一样,遇见可心儿的几率太低。由于最近实在没什么事情可以振奋人心,于是欢子的状态就一直保持着低弥,其实这样冬眠也没什么不好的,
【书评】《背包十年》——读了一本旅行教唆书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8/8B/8B163BEDAEE9ACA3D50B27E9D9CFD162.jpg
■书名:《背包十年》
■作者:小鹏
■出版年代:2010-10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读家:欢子
■一句话点评:我承认,我确实也有那么一点羡慕、嫉妒、恨。但是这感觉很快就烟消云散了,因为在我邪恶的思想里总有那么一种“看你到底还能坚持多久”的坏想法。
■推荐指数:★★★☆☆☆
正如作者小鹏自己分析的那样,如今市面上关于旅行的书籍只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致介绍各个景点的,包括吃、穿、住、购、行等诸多方面。另一种就属于旅行者从自己的视角出发的游记。前者可以笼统地被叫做“旅游教科书”,而后一种则没有统一的说法,有的人写的很像小说,比方说那本《在路上》。而有的作者则自有一套风格,比方说喜欢拿着一个素描本到处写写画画的怪老头妹尾河童先生。还有的也谈不上什么具体的风格,比如说写《美国走着瞧》、《印度走着瞧》的老许,将调侃发挥到及至也许就是他的风格吧。至于《背包十年》这本书,也有自己的一套风格,这个风格在初读文字的时候并不显现,但是当我合上书,再搜索了网络上关于作者的种种评价后给它起了一个名字——旅游教唆书。
教唆这个词在原来绝对是个贬义词汇,但是当今社会早已把文字篡改得七七八八,也许教唆这个词在有的人看来并不那么坏。那么好,我们先把它当褒义词来看吧。《背包十年》是作者小鹏的第三本书,前两本我没看,这一本一直霸占着各大排行榜的上头,同时也霸占着豆瓣的读书频道,再加上牛小败同学的推荐,于是我就买来看了。“第三本书”、“排行榜”、“推荐”再加上本书书名里的“十年”这一系列词汇构成了它的褒义词部分,这部分我就不多做解释了,相信大多数人都能理解。但是每一个孤独的旅行者也都很明白,他们真正需要的恰恰与这些华丽的词汇相反,他们需要那些能与之共鸣的文字,那些能够抵达内心的文字,那些被挂在排行傍上的书籍往往都只是过眼云烟。
我不愿意因为固有的观念而漏读任何一本好书,因此即使这本书裹上了时尚的外衣,在牛小败同学的大力推荐下我依然花了一天的时间把它读完了。书的装桢很有想法,封皮是抗起大包的背影行走于荒芜的沙漠,好象在通过画面传达给读者本书的内容(只是可惜,真正关于沙漠的章节其实并不多。)书的前几页是作者的摄影作品,杂七杂八什么内容都有。然后就是作者十年背包行的时刻表,从2001年到2010年,从桂林到荷兰,看上去十分壮观。书的内容也是按这个时刻表写的,分为黑体字和宋体字两个部分,每一篇文章都由这两个部分组成,黑体字是作者在路上写的所见、所闻、所感,而宋体字部分则是作者对黑体字的总结和感慨。
如果是教科书的话作者的重点就该放在黑体字上,显然这并不是作者的本意,因此黑体字部分写得很是那么回事,无非就是世面上现存的旅游教科书的汇编版(作者去过的地方确实不老少,我掰着手指头都数不开。)宋体字的部分很是不一般,话里话外都在讲一份特殊的职业——职业旅行家。通过宋体字我得知,作者没干过什么正经的工作,几乎所有上过的班都没能熬过“试用期”。但是作者却没因此而落落寡欢,反而背上背包就走,而且他用事实告诉所有的工作狂们一句口号:旅行也是个职业,为了这个职业我可以去死。这下可就热闹了,这句话对于那些整日伏案于格子间的白领们无非是个炸弹,每个白领的心中都如揣了一只小白兔,大家合计着,“既然人家又玩又能赚钱,为什么我却要上班!”(顺便提一句,作者也是八零后,这年纪原本也该在格子间里攒后半生的生活费的。)
我承认,我确实也有那么一点羡慕、嫉妒、恨。但是这感觉很快就烟消云散了,因为在我邪恶的思想里总有那么一种“看你到底还能坚持多久”的坏想法。每一份职业都有它该有的职业曲线,如果旅行也是职业的话,那么作为该职业的从业者,作者的职业生涯注定是艰辛的。首先,在我看来黑体字本应是作者的职业资本,但是这资本看上去显得单薄,至少在描写希腊的那一段引用了“圣斗士星使”还是带着孩子气的。其次作为任何一种职业来说,赚钱虽然不见得是本质目的但也是生存基础,而作者通过旅行赚来的稿费基本只够下一次旅行用的,这就好比开着宝马去当小白领,每月的工资只能勉强支付油费和保养费……
如此邪恶的分析过后,我依然安分守己地待在了格子间里埋头苦干,至于旅行依然是梦想,攒够了钱依然可以在休年假的时候背上背包就走……这也许就是对“教唆”这词的诠释吧,或者更文雅地描述一下就是:身未动,心已远。如果即要文雅又要全面地对本书阅读后的感受进行一番总结的话就是:身未动,心已远,但身还是不动,只是YY而已。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