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谁看过这篇博文
加载中…
正文 字体大小:

【影评】《非诚勿扰2》——这回冯小刚耍了把文艺腔

(2010-12-22 23:14:08)
标签:

冯小刚

香山

非诚勿扰2

非诚勿扰1

文艺

娱乐

分类: 听歌·读书·看电影

【影评】《非诚勿扰2》——这回冯小刚耍了把文艺腔 
 
■片名:《非诚勿扰2》 
■导演:冯小刚 
■主演:葛优 舒淇 孙红雷 姚晨 
■编剧:王朔  冯小刚 
■上映时间:2010年12月22日 
■读家:欢子 
■推荐指数:★★★☆☆☆ 
■一句话点评:也不知道这一回冯小刚是刻意要耍文艺腔还是被文艺腔耍了一回,舒琪的小资情调在葛大爷的调侃中黯然失色,三亚的美丽风光与剧情毫无关系,孙红雷在片尾部分表演的临终感慨倒是十分到位,只是可惜这个人物的死本身就与爱情这个主线没有多大的关系。 
 
这年头流行说“文艺腔”,到底什么是文艺腔?其实就是有点飘,感觉跟喝了酒一样,脚底下像踩了棉花一样软绵绵的。原本说不上这是好还是坏的,还是跟喝酒一样,对诗人来说酒后挥毫泼墨那是才气,对失恋份子来说是发泄,对维系客户来说就成了不情不愿了,因此什么事都是两说着。不过对于冯小刚来说,耍文艺腔从来就不是什么好事,至少对于他之前辛苦打下的喜剧江山来说绝对是负面影响。 
 
我们都熟悉冯式喜剧的套路,他总是能用最少的拍摄成本制造最大化的全民娱乐,尤其是冯小刚早期的作品,来回来去就那么几个铁杆主演和场景,小的拍摄成本和大的票房收入一直是冯式喜剧的标签。于是作为冯式喜剧的粉丝,我们从来不在乎电影细节上的粗糙,也不在乎画面是否难看,我们每年等待的都是那几句经典台词的诞生,等待着有个人在年关的时候替我们精辟地总结人生。比方说《甲方乙方》里的:“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幸福的,而没有房子的婚姻则是更不幸福。”《一声叹息》里的:“年轻的时候有贼心没贼胆,等老了贼心贼胆都有了,贼又没了。”这都是让我们念叨了一整年的句子。 
 
后来冯小刚电影的套路有些改变,《天下无贼》就是一个分水岭。在那部片子里不但注重了画面的精细,还在结尾处增加了浓重的现实悲剧,最后搞得我们先笑后哭,一个个都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走出了电影院。我原本以为这回冯小刚玩的也是这个套路呢,先让我们过足笑隐再勾引我们流泪。最后才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在本剧中悲、喜的部分像被刀子切过一样分明,唯一能够贯穿它们的不是剧情而是“文艺腔”。 
 
也不知道这一回冯小刚是刻意要耍文艺腔还是被文艺腔耍了一回,舒琪的小资情调在葛大爷的调侃中黯然失色,三亚的美丽风光与剧情毫无关系,孙红雷在片尾部分表演的临终感慨倒是十分到位,只是可惜这个人物的死本身就与爱情这个主线没有多大的关系。我们先来说说这部戏的内容吧,前段接着《非诚勿扰1》的故事情节展开,继续表现笑笑与秦奋之间的感情纠结,而后半段则讲了秦奋的好友李香山的病逝。先不说笑笑和李香山到底有没有关系,就单纯地说“爱情”与“死亡”这两大课题也很难让它们扯上关系,于是故事出现“断层”的现象也就再所难免了,唯一联系它们的就是片中那始终挥散不去的文艺腔,漂亮的海景房、舒琪莫名其妙的暴戾和忧郁总是在我们眼前晃来晃去,却又与主题搭不上关系。 
 
再来说说人物吧,最被“文艺腔”坑害的就是舒琪了。笑笑在《非诚勿扰1》里虽然没什么表现的机会却也并不招人讨厌,而在这部戏里总是无病呻吟的状态确实让人有点反胃。如果说冯小刚在这部戏里依然想走“由喜转悲”的套路的话,那么让人反胃的女主人公则是最要不得的,因为只有之前让人羡慕的爱情才能在它破碎时赚取到人们同情的泪花。不过这部戏奇怪就奇怪在“悲剧”部分与爱情毫无关系,而是牵扯进来另外一个人物,随着李香山的死悲剧气氛被推向了高潮,我可以承认此时孙红雷的表现确实很不错,但是由于之前一直在讲述爱情故事,我们并不知道关于李香山的一切,于是观看这个人的葬礼时就像是路过一位陌生人的葬礼,心头沉重只是一晃而过的事,并没能引发我们对死亡的思考。 
 
看来这一回冯小刚确实是被文艺腔给耍了,把精力更多地运用到场景和画面上来势必会削弱娱乐大众的鬼才能力,只靠那句,“婚姻选谁都是错,那些能够长久在一起的不过是将错就错而已。”看来是很难再次制造经典了,爱情和死亡都是重大课题,单纯地依靠“文艺腔”来烘托感觉是不够的,深入民心才是根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