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在外甥的婚礼之后

(2010-10-13 20:43:43)
标签:

上海新雅大酒店

外甥

婚礼

新房

酒席

杂谈

分类: 05家乡回忆

抵沪次日是中秋佳节,也是我外甥的婚礼喜庆日。上午九点半钟,我与夫人去地处普陀区茅台路某小区某楼房6楼的新房参观,并做些接待工作。我俩从下榻的宾馆步行至新房只有5分钟路程,为了儿子结婚,我三妹夫妇将自己的原住房让了出来,而她与妹夫暂时与公公合住在另一处外购房中。新房的建筑面积有70多平方米,经过工匠的妙手改建,原先的二室半房间分别改建为卧室、客厅和书房,增加了厨房、卫生间的面积,更换了现代化的全套家具和电器设备,卧室的长桌上摆放着四碟水果,分别是红枣、花生、桂圆和莲子,象征“早生贵子”的吉意。床头柜上摆放着鲜花,散发着阵阵清香。在红囍字的映照下,新房里焕然一新、熠熠生辉。

 

写在外甥的婚礼之后

写在外甥的婚礼之后

写在外甥的婚礼之后

写在外甥的婚礼之后

与许多当地年轻人一样,我外甥的婚礼庆典是这样安排的:上午10点多钟,由新郎携伴郎、婚礼公司摄像师等人去岳父家接新娘,在那里自有岳父母送红包、赠言、吃点心等一番仪程。下午1点半钟,新郎接新娘到自己的父母家里,也是同样的一番仪程。下午三点多钟,新郎新娘一起到举办婚礼的大酒店,进行休整和改妆。晚上五点半,男女双方的亲朋好友相聚在一起举行婚庆典礼。之后就是闹洞房,有新郎新娘直接回新房,也有租酒店豪华房间为洞房,我外甥婚礼就是按后者安排的。以上婚庆过程与咱大连地区大同小异,但大连人都在中午12点前开始举行婚庆典礼,下午则安排新郎新娘去风景区拍摄写真录像和照片。至于租酒店豪华房间作洞房,好象我从未听说过。

 

新房里,我三妹夫家的兄弟姐妹和好友正在那里作迎亲的最后准备工作。其中有一样事情比较麻烦,就是要在一至六楼的楼梯上铺设红地毯(好象这种做法在大连很少有),由于楼道里常有人走动,不能铺得太早,但也不能铺得太晚,以防迎亲队伍到达时来不及。我夫人就帮助做这事。我就在门外选择拍摄照片的最佳角度。下午一点半钟,电话打来,说迎亲队伍快要到达小区,几个小伙子在小区道路上将鞭炮摆成心字形,二位少女手握彩条炮站立在底楼大门两侧,我则支起单腿摄影架并打开了相机。当几辆装扮华丽的轿车驶近楼门口时,鞭炮和烟花齐鸣,亲友和邻居们站在楼前鼓掌,小区里登时欢腾起来。当新郎新娘踏着红地毯走上楼梯,象征一对新人相拥进入爱情的港湾。来到新房里,新浪新娘并排站在长沙发前面,接受父母亲的红包,并接过煮好的上述四种水果的点心,新郎用勺子将点心喂入新娘嘴中。然后,在新房里的众人抢着与一对新人合影留念,都想多沾点喜气,一时间新房里喜气洋洋,笑声雷动。我俩作为新郎的亲舅舅和舅妈,也被拥挤到一对新人的左右,欢欣的情景都被摄像师拍摄进了镜头……

 

写在外甥的婚礼之后

写在外甥的婚礼之后

写在外甥的婚礼之后

迎亲的时间过得特别快,三点钟过后,新郎新娘一行人先期去大酒店休整和化妆,稍后,其余人员也分乘几辆轿车前往。不巧,天开始下起雨来。从茅台路至南京东路有一段路程,前一段走的是高架桥,速度还可以,当进入人民广场时,路上开始堵车。好不容易冲出“重围”,才走入举办婚礼庆典的新雅大酒店大门。只见门口竖立有几块大板,上面张贴着五六对新郎新娘的婚庆名单。找了半天,居然没有找到我外甥的名字。我去服务台讯问,被告之要从大酒店对门(南门东路一侧)电梯上三楼。这家大酒店地处黄金地点,现为10层现代化豪华建筑,总建筑面积达8500平方米,是沪上餐饮业一家集港粤风味特色菜肴、喜庆寿宴、高档宴请、中西点心、豪华包房为一体的、具有一流设备设施的国家特级酒家。听我三妹讲,为了办这次婚庆典礼,一年前就进行了预定,才有今日之聚会。来到三楼,时间已经近五点,客人们络绎不绝到场,许多客人都是我的亲戚,由于在闹市停车困难,他们都选择乘坐地铁前来,从浦东三林到南京东路只需要半个多小时,即方便又快速。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

 

五点半钟,婚礼庆典开始了,从大厅灯光的渐暗,一束灯光推出新娘与父亲携手出场,一直到乐曲声中全场掌声送一对新人离场进洞房,整个婚礼庆典过程可以说按部就班,主持人口才表达和语言组合也不错。在进行过程中,最生动的场面是年轻朋友到台上与新郎新娘搞互动游戏,以及一对兄妹儿童的朗诵、歌唱表演,赢得宾客们的阵阵掌声。忽然间让我产生一种错觉,这样熟识的场面,好象又回到大连某一次婚礼庆典之中。如果说是称赞,不如说有些遗憾,因为主持人缺少了些上海特色,好象我没听到主持人讲过一句上海话,我不知道来自浦东的几位长辈是否听得懂婚庆内容的普通话?当然不能要求主持人具有周立波那种幽默诙谐的风格。但我认为,婚礼策划和主持人不仅要针对新人的不同爱好、追求或诉求点而量身定做,还要考虑到参加婚礼的大部分客人们的籍贯、身份和文化水平等,要应用当地人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甚至多媒体手段)来巧妙表述一对新人从相识到相爱的过程,教导一对新人从此树立“珍惜爱情、孝敬父母和奋斗目标”的决心。如果只是简单的流程组合和会场布置,只能说是进行了一场婚礼服务项目,而谈不上让所有来宾与一对新人共同感动和共同难忘。其实,我也是在“鸡蛋里挑骨头”,天下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呢?从三妹夫妇角度讲他们已经尽心了,婚礼自始至终都很顺利和成功,我只不过从提高婚礼主持技术角度发表一些拙见而已。更何况三妹为了照顾我,不让我拿摄像机拍摄,让我安心在酒桌前享用美餐。恰是我职业习惯成自然,拿个小数码机还要抢拍婚礼特写和为亲戚朋友留影,回到大连还得熬夜剪裁整理、拷贝发送甚至花钱冲洗,这不是“傻”又是啥呢?

 

写在外甥的婚礼之后

写在外甥的婚礼之后

再说说酒席上的菜肴,这也是咱写博人常关心的题目,由于对粤菜菜系缺少了解,在享用之余,我有心向服务员打听菜名,并向当过厨师的妹夫打听烹制方法,并不住地举起相机拍摄。确实,不愧是上海著名高档酒店,其菜肴的色香味均属一流,这可是在大连吃不到的特色菜肴(可惜的是,拍摄时相机突然没电了,备用电池没带来,这里只能上传几道粤菜。)。吃罢,我的体会是:“菜不在贵而在配,汤不在肥而在鲜,酒不在烈而在温,剩不在多而在带”。前三条意思很清晰,不必过多解释,最后一条需要告白,就是剩余的菜肴都不浪费,均被同桌亲戚朋友打包带走。我在那桌都是胞妹全家,她们打包是为送给九旬老妈的(年纪太大,行动不便,未曾让她前来),当然我是十分支持的。这种现象在咱大连可是做不到,哪一家婚礼结束都是满桌大鱼大肉剩下一大堆,尽显东北人所谓的“豪爽性格”,实乃可叹?然而,如果说剩菜浪费,不如说婚礼铺张更浪费。这次婚礼两方客人摆了20几桌,每桌赠部分酒水在内定价为3000元。应该讲,在如此繁华地段、高规格酒店,这样的消费真不算高。我有一位同事的儿子婚庆酒席每桌定价4000多元呢。如果说婚礼摆宴是老祖宗留下的传统习俗,但在一些地方,规模越摆越大,档次越升越高,比排场、比阔气却是现代人的“创造”。殊不知多少工薪父母为摆酒席费用伤透脑筋,又有多少亲朋好友跟着随份子弄得生活拮据。据我看来,婚庆形式大可改革,国内外有许多不错的形式可供借鉴的。回过头来再说酒席,也有值得商洽的地方:当天是中秋佳节,不曾上得一道月饼的甜点,也许是在一年前没有预定好的?还好,当晚雨下个不停,见不到一轮圆月。否则,明月透窗檐,独少月饼宴,会令赴宴的亲朋好友心中略有伤感的。此时此刻,雨中中秋,唱响一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倒也符合情理。而婚礼真正的美好涵义,则是体现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写在外甥的婚礼之后

写在外甥的婚礼之后

写在外甥的婚礼之后

巧克力喜糖

(完)

未经同意,请勿转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