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永恒的记忆-大连白山
永恒的记忆-大连白山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056
  • 关注人气:12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情为何物?

(2009-02-15 00:00:49)
标签:

情为何物

情人节

缘分

福份

情感

分类: 01漫话评说

今天下午,一位在日本某大学就读研究生的女孩子(我好朋友的女儿)在skype上呼我,网络连通后,她第一句话就是:“祝叔叔节日快乐,今天您与阿姨在家过情人节吗?”,而我第一句回话是:“谢谢,我俩天天在过情人节。”顿时,女孩子“哈哈哈哈”大笑起来,说:“叔叔您真逗,哪有天天过情人节的?”……当时一句笑话,其实我话出有因,只是不便与她细说。事后我归理一下思路:先不说“情人节”,而想“情”和“人”二字相连,居然也不分国界。一个“情”字,何等的了得,在大千世界的男人和女人之间世代纵横,弃之不舍、挥之不去、层出不穷、出神入化。然欲谈“情为何物?”古今中外,均有评说。古人对夫妻,多有:“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之谈;对有情人,则有:“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之说;对“情”之升华,更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之赞。可见人之“情”相连悠悠久长、人对“情”理解亦久长悠悠。现代人心里如何解读“情为何物?”,亦各有千秋,要我说;

 

情为缘分。一位博友称“缘分”是奇妙的东西,她与老公的结合是“沿着自己不比磨盘大点的轨迹兜了那么一小圈子后,又意外的重逢”。其实,许多对情人从相识到相爱,都是“兜过圈”或是“意外重逢”。我与我爱人更不用说,我俩分别来自黄浦江畔和鸭绿江畔,与各自少年时的青梅竹马未成眷属,一纸大学入学通知书却让从未相识的我们“兜个大圈”来相逢。当然,还有“兜”到外国去的“圈”、电视剧里还有“兜”到敌我双方的“圈”。总之,世界上的你我他,不管兜圈小中大,兜到一起就是缘。作为无神论者,且不说上世是否有缘,本世有缘已成定论,就信它一回“缘份”,更珍惜它带来的“情份”。

 

情为福份。俗话说“有情人终成眷属”,眷属意为“家属”、“夫妻”和“亲属”,体现着一个“亲”字。“亲”字体现在夫妻关系上,就是互相体贴、互相照顾。一般讲,由于体能、风俗等原因,在事业上、生活上,男人和女人都各有特点,需要互补。在家庭里更是如此,夫妻相处长了,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声音,就能唤起对方的理解和帮助,要我说,这就是“福”。从这个含义上讲,就象我回答在日本读书女孩子的话:好夫妻之间天天都在过“情人节”,上述“三个一”胜似三朵红玫瑰花。获得2008年《感动中国》荣誉的苏州韩惠民以一种人性大“情”,让妻子徐敏芳,更让瘫痪在床34年、他的初恋情人吴月瑛享受到了人生最大“福份”。

 

情为愁丝。当有情人终为眷属后,就离不开一起生活。生活就不光是甜言和蜜语,会遇到许多麻烦和磨难。“苦乐年华”歌中有一句:“生活是一团麻,那也是麻绳拧成的花。生活是一根线,也有那解不开的小疙瘩”,讲得很是生动和透彻。既然有情人相逢,就要共同面对生活,勇敢去捡起“乱麻”,奋力去解开“疙瘩”,化“愁”为“乐”,才是有情人所为。另外,当有情人不能成为眷属时,更会愁死人。也许经过努力,这团“愁丝”尚可理,也许永远理不成,“梁祝”型的故事不仅发生在古代,在现代也会经常发生(可能情节大有差异),但无墓穴可跳,更不会变成蝴蝶。但愿当代年轻人选“情人”要明智,要郑重,尽量地避免因“情”而生的“愁丝”。

 

情为魔障。从古至今,以“情”化“魔”者,这世界上大有事在、大有人在。许多千奇百怪的刑、民事案件,都出自化作为“魔障”的“情”,举不胜举的例子让人们清醒一个道理,“情本善,魔作怪”,作为一个有良知、遵纪守法者而言,是不会无知到损人害己的地步。其中,生活中要时时地警惕,防备坏人以“情”为手段挑拨离间,这也是人生防魔之法则。另外,要防备自身的“情魔”侵袭,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眷属突然分离的时候。我家有一位相处了九年多的邻居大嫂,她与她的老伴相依为命几十年,感情很好。去年他老伴因病突然去世,一个月后她因思念成病自杀身亡,追随老伴而去。此情可赞?可叹?可贬?当然是后二者,可叹之余,恨魔障所为也。

 

情为何物?请你也说说……

 

(完)

未经作者同意,请勿转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