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马观花看日本---(12)历史反思:鬼子来了?!

(2007-05-20 19:13:59)
标签:

旅行

日本

鬼子来了

分类: 行走时光
 

走马观花看日本---(12)历史反思:鬼子来了?!

 

 

在日本旅行的短暂六天里,我时常产生这样的困惑.
我眼前所见到的一切,到底是否真实.
这一切的背后,到底是否隐藏着什么.
毕竟,我和你一样,无法忘记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
当我呼吸着日本清新的空气的时候,我困惑过.
当我欣赏着日本秀丽的湖光山色的时候,我困惑过.
当我亲历日本发达先进的国家实力的时候,我困惑过.
当我感受日本百姓谦恭和善的礼貌服务的时候,我困惑过.
在困惑的同时,我甚至时常感到不寒而栗.
一个国土面积狭小,总被我们蔑称为"小日本"的国家.
一个天然资源匮乏,总要学学我们这个学学我们那个的国家.
它的综合国力,居然如此之强.
这让我总想起一个著名日本学者的理论,他将日本文化定义为"黑洞文化".
说它吞噬一切,吸收一切,而不是向外发光,这个概括可以说是相当到位.
日本就是这样吸收以中国文化为主的外国文化,而不曾向世界输出过什么.
而且,它仍然在不动声色的继续吸收,它永远都不会停下前进的步伐.

 

我们的邻居是这样的奇特,而我们的邻里关系,又是这样的差.
平日里,我们总惦记着怎么才能砸了邻居家的锅.
因为,这位"芳邻"曾经残忍的点了我们的房子烧死了我们的亲人.
更让我们愤怒的是,他居然从来都认为这把火放得好放得对.
于是,芳邻的一举一动都能让我们神经而冲动.
可我们却不知道,这位芳邻的家底已经越来越殷实越来越雄厚.
砸了他家的锅,甚至点了他家的房子,恐怕都没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
一块板砖,一把烈火,已经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了结所有的恩怨.
即便如此,只要一提到这位邻居.
我们仍会毫不吝啬自己的道德词汇,争先恐后地射出自己的道德炮弹.
这又让我想起了一部电影,《鬼子来了》.
一个导演,姜文.
还有,一帮子垃圾娱记.

 

毫不夸张的说,《鬼子来了》是于世界电影文化一份真正的贡献.
没有多少部电影能把占领者和被奴役者的关系刻划得如此丝丝入扣而又惊心动魄的,
也没有多少部战争题材的电影真的触及到为最低限度的生存意志所摄持的普通群众的挣扎这个题旨的,
而生的挣扎在战争局势里真实而且迫切,生存意志是人类性的,马大山们的经验和教训因此是世界性的.
姜文太深刻了,在影片中他没有给中国人民留半点面子.
中国农民的愚昧和国民党的可恨,都为最后那场震惊的屠杀做出了完美的铺垫.
除此之外,我想姜文恐怕还在向我们明确一个真理.
那就是,狼总归是狼,它是要吃人的.
《鬼子来了》在立意取向价值观念方面与国产主旋律电影严重不合拍,
所以,它仍被官方毫不留情地封杀了.
更好笑的事情发生在2002年的夏天,
南北媒体围绕著名演员姜文在东京参观靖国神社一事大肆炒作,制造风波.
一些媒体痛骂姜文是"卖国贼"、"汉奸",摆出了与姜文"不共戴天"的架势.
其实,稍稍有点脑子的人都会知道.
一个可以拍出《鬼子来了》的导演前往靖国神社,
除了出于创作目的,他还能做些什么.
对于某些媒体的态度,我更愿意引用导演陆川的话来评论.
"我感到这样置人于死地太过分了,把姜文塑造成一个汉奸和卖国贼,
这样的努力能否成功,我感到怀疑,这样人为制造新闻的方式让人感到悚然."


靖国神社就在人家自家门口,你尽管放心好了,
就算你骂破喉咙,他今天要去,明天要去,后天还是要去.
可是事实往往就是这样的,过激的道德反应妨碍了我们对日本的真实了解.
在很多人看来,最最解恨的方法莫过于立刻对日宣战.
好象凭借着一颗爱国心明天就可以大踏步的登上日本的国土.
可是我们的祖先早在数千年前就教导我们:"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几十年前,戴季陶在《日本论》中这样写道:
日本把中国放在手术台上,在显微镜下观察了几千次,那么中国呢?
我们不妨静下心来问问自己,我们对日本了解多少?
我们有多少人认真研究过,鬼子为什么要来,
他为什么来得如此理直气壮,他到底还会不会卷土重来?
如果我们真的只是根据这种道德亢奋盲目地去“消灭”日本,
那么最终谁被消灭,可就真的说不好了呢.

 

 

--- 未完待续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