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视觉/图片 |
分类: 万水千山,走了一点@国内篇 |
塔尔寺有独到的“三绝”,是不可不知的。
一是生命如昙花般短暂绝美的“酥油花”,二是历经百年色泽鲜艳的矿石颜料壁画,三是堆绣——被誉为“艺术三绝”。
酥油花
酥油花就是用酥油(手工制成的黄油)跳板各色颜料而制成的油塑艺术品。酥油花可谓是一种绝美遗憾的艺术,同时也是一种残酷的艺术。相传酥油花源于西藏,唐文成公主与土蕃王松赞干布结亲时,曾从长安带去一尊佛像供奉在拉萨大昭寺内。严寒的冬季,无鲜花献佛,信徒们为了表示敬意,就用酥油制成花,供奉于佛像前。从此相沿成了藏族人民的习俗。1594年,酥油花传到了塔尔寺,经该寺艺僧苦心钻研,使其在题材和工艺上有了新的发展,成为塔尔寺独有的一种高超的油塑艺术。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灯节时,艺僧将精心制作的酥油花在寺内展出,成为一年一度的寺内盛会。数以万计的来自四面八方的各族群众和中外游人,面对美妙绚烂的酥油花,赞不绝口,流连忘返。
人人都看得到酥油花的绝美,但不知道酥油花的制作过程充满了艰辛痛苦。酥油花要将酥油泡在接近零度的水中,让其冷却成形。所以制作工匠的手都会被冻裂冻伤,关节炎痛风等更成了“职业病”。
但是这样千辛万苦制作出的酥油花生命周期却非常之短,冬天一过,天一转暖,酥油花就会融花,它短短的生命就开始凋谢……
壁画
塔尔寺的壁画大多绘于布幔上,也有直接绘于墙壁和栋梁上。壁画颜料不是我们现代绘画大量采用的丙烯颜料,而是采用石质矿物,色彩鲜艳,经久不变。壁画属喇嘛教宗教画系,与汉画有些不同,具有浓郁的印藏风味。壁画内容大多取材于佛经黄教诸密乘经典。画面情节属黄教内容,人物主次多属密乘教义。整幅画面构思巧妙,色调和谐,精巧细腻,层次分明,千资百态,栩栩如生。
堆绣
堆绣是塔尔寺独创的藏族艺术品种之一。它用各色的绸缎剪成所需要的各种形状,如佛像,人物花卉,鸟兽等,以羊毛或棉花之类充实其中,再绣在布幔上,由于中间突起,有明显的立体感。本寺大经堂内悬挂有“十八罗汉”等堆绣艺术产品。堆绣包括刺绣和剪堆两种,其内容题材大多来源于佛教故事和宗教生活等,制作精细,图案别致,形象生动,繁复奇绝,是本寺独创的传统艺术,是僧侣艺术的杰作,为美术界称道。
可惜的是这三样东西都不许拍照,只能意会不可传形了……诸位看官想看的只有自己去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