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视觉/图片 |
分类: 万水千山,走了一点@国内篇 |
青海塔尔寺
(上)
塔尔寺,塔尔寺,先有塔,后有寺,就这么简单。可不简单的是,这里是佛教地位仅次于释迦牟尼的宗喀巴活佛的诞生地,塔尔寺因此名满天下。
塔尔寺的藏语是“衮本贤巴林”,翻译过来就是个极牛的名字:“十万佛像弥勒洲”。它距离青海省会西宁市26公里,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俗称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也是藏区黄教六大寺院之一。
进到塔尔寺门前广场,先看到八座白塔,这就是有名的“如来宝塔”,用意是赞颂释迦牟尼一生八大功德。建于1776年(清乾隆41年)。这八个塔从东到西是:莲聚塔(纪念释迦牟尼降生时行走七步,步步开一朵莲花);菩提塔(纪念释迦牟尼修行成正觉);四谛塔(纪念释迦牟尼初转四谛法轮);神变塔(纪念释迦牟尼降伏外道时的种种奇迹);降凡塔(纪念释迦牟尼从天堂返回人间);息诤塔(纪念释迦牟尼劝息诸比丘的争端);胜利塔(纪念释迦牟尼战胜一切魔鬼);涅磐塔(纪念释迦牟尼入涅磐,不生不灭)。如来八塔每个塔底周长九点四米,底座面积五点七平方米。







↑这棵树,据说就是宗喀巴大师得道的菩提树,其根系与寺内大银塔内不见天日的小菩提树相连,所以共生共存,有神性的噢……俺总算也见到菩提树了,不过佛祖不是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么

↑随处可见的转经筒,不过这里的转经筒都个头巨大,华丽气派
↑各色哈达,献给佛祖
大金瓦殿。位于全寺正中,也是塔尔寺最核心的建筑。初建于公元1560年,后于公元1711年,用黄金1300两,白银10000多两改屋顶为金顶,形成了三层重檐歇山式金顶,后来又在檐口上下装饰了镀金云头、滴水莲瓣。飞脊装有宝塔及一对“火焰掌”。四角设有金刚套兽和铜铃。底层为硫璃砖墙壁,二层是边麻墙藏窗,突出金色梵文宝镜,正面柱廊用藏毯包裹,殿内还悬挂着乾隆皇帝御赐的金匾,上书“梵教法幢”。
大金瓦殿内,有塔尔寺的“镇寺之宝”:大银塔,高12.5米,塔所在的位置是宗喀巴诞生的地方。大银塔以纯银作底座,镀以黄金,并镶嵌各种珠宝,裹以数十层白色“哈达”,以示高贵。塔上有一龛,内塑有宗喀巴像,塔前陈放有各式酥油灯盏,银鼓号角,玉炉金幢。梁枋上布满了帷、幡、绣佛、围帐及布陈天花藻井,层层哈达,琳琅满目。整个建筑庄严大方,雄伟壮观,阳光之下,金光灿烂,光彩夺目。——以上是资料里关于“大银塔”的介绍,不过塔尔寺的各大殿内统统不许拍照,也就没能留下片片,想看的话……还是自己去吧。
↑闪闪的金顶。这得用多少金子哪!真想“上房揭瓦”……

(to be
continued)
(7th Sep.)
相关文章见:万水千山,走了一点——国内篇
后一篇:骊迤青海Ⅲ塔尔寺(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