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三之上将是空方战胜多方的主战场

(2006-03-31 14:39:20)
 

千三之上将是空方战胜多方的主战场  

中国股市早晚要发生多空双方最激烈的理论之争,市场之争。而1300点无论从技术上分析,还是从市场机制的理论分析上,这个点位都很可能成为多空双方争夺最激烈的“战场”!或许千三之上将成为空方全歼多方的主战场。

1300点是03年《国九条》出台前股市最低指数的位置,20031113的最低指数是1307.40点。1300点也是20049.15行情前被称之为“铁底”,9.15行情后又被称之为“金底”,最后又无被数次洞穿的成为“马蜂窝底”的整数点位。1300-1350点区域是历史上的一个套牢筹码重度密集阻力位置。当然如果能够站稳1300点并且最终突破这一重火力区,并且新股发行机制上能得以实现市场化发行的改革,那么所谓的牛市论或将成立。反之如果在这个区域长时间徘徊,在政策市向市场市过渡的阶段再度出现系统风险下的下跌,那样主张在1300点之上发行新股者,将最终取得失败。

千三究竟是牛市的起点,还是股改行情的高点?这是市场问题,市场问题就应该遵循证券市场的客观规律。不管做为看多者还是看空者,最后还是要听市场说话的。毕竟没有人卖股票的市场是不会下跌的,没有持股者立场的改变,也不会出现市场最后牛熊转换的。所谓多空之争只不过是整个市场对证券市场客观规律的再认识的结果。谁是谁非是要经得起时间检验的,而并不是顺从多数人的意愿博得喝彩。最矛盾的是那些一边高喊做多口号,而于此同时却不失时机的抛出手中的筹码,让别人作炮灰的人。就象目前看好中国股市却又在忙着抛股票的基金经理。

 

1300点也成是某些人对于股改以股指论成败的标准。甚至被说成是维护投资者利益的底线,对于中国股市我相信没有谁会乐于站到于投资者利益相背离的一面。只不过矛盾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当中。同样都是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同样的一千三百点也必然会出现不同的态度。有的人想一冲而过并将其远远的抛在身后,如“千三铁底论”;有的人则持相反态度对此不与认同,如“千三泡沫论”。

中国股市的政策意志是不可忽视的,管理层的政策市意志有时也能决定一切。政策力量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违背客观规律的,甚至还能长时间违背客观规律的。99年开始的5.19人工牛市就持续了两年多。政策意志也是多方1300点之上做多的理由。且政策市真的有实力将股指推的更高。但可以肯定的是,股市在1300点上的新老划断,是不可能做优化资产配置的。因为1300点发行股票,有没有业绩回报的公司都能发行成功,这根本不是优化资产配置,当然劣化配置的结果就是投资者财富仍旧被消耗。

主张以股价论股改成败的刘纪鹏认为:“1000点是股市死水位,在大盘如此低的点位上,股市的融资等全部功能几近丧失。”如果说股改后1300点的股价水平相当于股改前1000点的股价水平。那么要实现刘纪鹏的融资功能标准发行新股,股指是应该站到1300点之上的。只不过这个标准是高价圈钱的标准。

 

1300点之上发行新股需要斟酌的是,整个市场1300点整体是否有投资价值?在目前点位是否经得起大规模优质蓝筹股上市的检验?如果1300点没有投资价值,政策市要托住1300点的代价有多大?能否长时间维持另外2/3非流通股市场逐渐变现的压力?能否维持“新老划断后”全流通发行新股的逐渐加大的市场抛压?1300点的指数点位重启再融资是要继续圈钱的,要保护投资者利益政策托市是不是意味着牺牲市场的优化资产配置功能?

1300点之上发行新股还需要斟酌的是,中国股市还要不要有证券市场最基本的优化资产配置功能。要知道证券市场的优化资产配置的功能,新股上市必须是市场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而不是政策取代市场进行配置。优化资产配置的市场,通过建立规则公平的发行机制——市场化发行,让证券市场的资金流入到最需要资金的企业,也流入到回报率最高的企业中,让只圈钱不回报的公司上市融资失败。同样在二级市场上资金会从没有业绩回报的上市公司里流出,以实现对垃圾公司的市场淘汰。

1300点多空双方的理论之争就在于,是维持1300点的指数位置,并在此基础上“新老划断”继续圈钱。还是建立一个能优化资源配置的公平机制,逐渐推行向市场化发行机制靠拢的能优化资产配置的股市机制。是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推高股指,让指数成功站上1300点甚至更高位置,通过炒高股价让投资者的财富增加。还是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避免圈钱,让市场回落到1300之下,尽量降低市场的价值中枢,从而也相对降低市场以后的圈钱力度。直到市场的价值中枢降到合理定价水平,比如能够推出做空机制且不能引发系统性风险的点位。从而实现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的功能,让资本从绩差公司流入绩优公司。

 

继续圈钱的结果就是中国股市每一轮人工牛市下的牛熊回转,或者是久盘必跌。而着手打造一个规则公平,能够优化资产配置的市场,就要逐渐向市场化发行机制靠拢,而一旦开始了启动了能够优胜劣汰的新股发行机制,中国股市就可能会因为大量廉价的业绩优良的公司的加入,导致整个市场大部分的股票被淘汰掉。市场面临可能面临较大幅度的下跌。毕竟股票的投资价值是相对的,有了更有投资价值的股票,投资者肯定会抛弃相对没有投资价值的股票。资本总是要流入到更有价值的股票上。这样投资者的利益又要面临损失。

当前笔者认为要让投资者不受损失,还要实现股市以后的优化资产配置功能。最好办法就是在管理层政策托市之际,在1300点以上尽可能高的指数位置,将没有投资价值的股票全部抛给来解决股市问题的托市资金。然后在股改成功市场“新老划断”后全流通发行新股的时候,再要求管理层遵循客观规律,市场化发行新股。同时要求在新全流通发行的股票上推出做空机制。只有这样以后投资者所购买的股票才真正物有所值,才不会被欺骗。我相信管理层如果真想解决股市没有优化资产配置功能的根本问题,会承接住大量没有投资价值股票的。管理层也会愿意让市场配置资源市场化发行股票的。毕竟政策托市的股改,其目的是来解决股市的历史问题,并以此实现股市基本优化资产配置功能的。

我们不能让中国的资本市场继续违背客观规律一直圈钱,我们也不希望管理层继续取代市场做资产的劣化配置。遵守客观规律的资本市场必须是充分竞争下,市场进行优化配置资源。只有能够优化资源配置的证券市场才能给投资者创造财富。明白到这点,我们就会让1300点之上成为多空双方争夺最激烈的主战场,然后在这个战场彻底实现做多向做空的转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