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强推数字电视之内容为王(三)

(2006-03-13 20:13:02)

强推数字电视之内容为王(三)


(自娱自乐,纯属演绎,绝非正史,版权所有,不得引用)(3)

“内容为王”的另一个推广难点就是,天上那么多免费频道,虽说有些同质化,但是不要钱啊,想看就看,不想看就走。并且足够多,可能多到你从来没有从头到尾看过一遍。基本上每个城市(省会城市)都有一大把本地频道,加上落地的其他频道,通常有4050个之多。据统计,很多时候,人们一个频道上的停留时间不过数秒到数十秒,即使如此,要想将这些频道挨个看一遍,也要花上几分钟。这些本地频道和cctv的部分频道已经有很好的专业化划分,如综合(中一、省一)、财经、文教、体育、少儿等,虽说是水平各有千秋,但是可选择的范围还是相当大的。

所以很多做付费的都说,有这么多的免费频道,把付费频道打压得没有发展空间了(如“河论”)。这话实在是有道理,像国外,主要是几个大型电视网垂直部署,各地只是分支机构,负责本地新闻等一些短小节目,而主体节目都是由总部统一发送的。因此,基本上是几个网之间的竞争,如美、日、欧、澳等一般也就是几个免费频道。附带提一句,据说青岛在数字化前只播了20来个频道,所以上数字电视时号称节目增加到4050个,百姓欣然接收,也是一例。

我国的四级办广播电视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广电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使得大台小台林立,各自为战,每台都是整天整套的节目,确实是百花齐放。但是多有多的难处,做起节目来一片跟风,一花带来百花开,满山遍野红起来,红红火火的结果就是千人一面。观众对此意见很大,虽然是众口难调,但是篮子大了还是能选出圆些的土豆的,所以免费频道的竞争毕竟具有很大的杀伤力。以北京为例,有了btvcctv的体育,基本上也能交叉覆盖绝大部分热点竞赛了,还有必要另外掏钱吗?

还有一个难点就是不少同道都分析的盗版。观众不是不爱看大片,但是真到了要掏钱的时候,还是要算一算的,如果太贵,显然就不如买盘合算。一张盘35元钱,可以反复看,不但有娱乐价值,如果是经典大片还有收藏价值,还有交换价值。而付费也好、VOD也好,只能解得一时的饥渴,没有回味得余地。再者说,现在的影视频道上大片的速度远远赶不上盗版盘,竞争之中净现疲态。据说,在cdm的销售中,还是以与hbo合作的《第一剧场》最有捞钱的潜质,如果质量能有所突破的话,做到一览众山小,则还是能够有所作为的,但难题就是蓝海太远。

付费频道要在免费频道的红海中拼杀,确实包袱沉重,那辽阔的蓝海才是付费一展身手的大舞台,可难就难在蓝海太远了,远到了已经超越现阶段付费频道的体能极限。要在同质化的竞争中胜出,必须超越现有的节目水平,你当办免费频道的哥们姐们都是傻蛋啊,人家也是拼了命争收视率的,谁不想把节目办好啊?所以门槛高,要超越,付费就要做得更好。怎么做的更好呢?简单地说,就是要拿钱砸,买更火的节目,请更强的大腕,拍更好的外景。人无我有、人有我精,这是制胜的根本。是不是低成本就做不出好节目?虽然不能说得太绝对,但是没钱就做不好节目。例如,体育转播权、电影播映权、电视剧播映权等等,这是最简单的,掏钱之后就改观,快到立等可取。可是节目经费是有限的,投入就要产出。一场球赛放在付费频道里首播,由于没有观众群,也没有广告,根本就无法收回投入。像这种体育比赛一旦过期,几乎再难以招揽观众。作为电视台而言,只能投放在即刻有收益的免费频道,像cctv的付费体育,也是经常炒冷饭,放些过气的比赛,仅有的几场实况转播都是因为cctv5安排不下,不播就浪费了,所以才放进去填充时间,你以为这些奸商真有那么好心?其实像样的赛事还会在cctv5里录播和重播的,这就是广告的作用。你说,既然在免费频道里都能看到,观众能花钱买付费吗?(cctv5有些特殊,平均每月0.5元只能算是一个廉价付费,近似免费)。

免费付费是电视台的手心手背,从那里收钱不是收啊?效益必须最大化、回报必须立即兑现,毕竟有千儿八百口的兄弟姐妹们嗷嗷待哺,等米下锅呢。更何况领导哪儿有耐心用上三年五年培育市场,只有装在腰包才是政绩,前人栽树的事可不是人人都能做得到得。因此节目资源是不可能按蓝海的规格投放在付费频道的,至少在现阶段优质资源是不可能投放的,这就是为什么付费频道艰难度日,只能炒剩饭,做来做去只有萤火之光的原因所在。

从宏观的大格局上看,免费和付费不仅是资源竞争,而且也是市场的竞争。因为电视观众就是那么多,看电视的时间也是那么多,付费频道要是上去了,免费的收视率就必然下降虽然不是卫星上天、红旗落地那么蝎虎,可是那些广告商不干啊,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广告费都是按照收视率付的,观众跑走了,广告收入也一定会跑走。好像电信的固话和移动一样,手机大多了,固话就少了。所以本是同根生,相煎也要急,拿出个小灵通对着干。如果不能进一步打开观众消费习惯的话,投入未必值回回报。

国外研究表明,一个观众通常最多关心1015个频道,甚至更少,其选择与提供的频道数目无关,就是说,不管提供的是50个频道还是500个频道,观众产生印象、记得住的只有10个左右。tvdog常看的也就是56个频道而已(覆盖90%的收视时间)。因此频道越细化,收视人群越少,最终可能会导致成本危机。

付费在推广上的困难是本质性的,也是根深蒂固的,可能一开始没有深入研究,或者是不愿意深究,毕竟谁也不愿激怒上层。

发展到今天已经可以看出,“内容为王”配合着付费的高调推广,其开发付费的设想不能算错,但是对于节目质量和推广期间投入的估计却是完全错了,那精美如同CNNHBODiscoveryNGC般的美好憧憬只是决策者们的一厢情愿。到今天为止,观众们还是没有买帐(数字电视用户并等于付费电视用户)。据说cdm有个十万八万、smg也差不多有个几万,好些人也是今天进去,明天出来,流失率也是经营者的一个头痛。

除了内容外,还有用户管理(还会引出平台为王的问题),.总之,总局对于以cctv为代表的电视台的节目推广活动是相当的不满意,完全没有达到预期的设想,既然尔等不跟着笛声跳舞,那还是打回原形,继续当你的田舍翁吧。

随着2002年末的第一场雪飘然来临,轰轰烈烈的“内容为王”运动落幕了,雪地之上渺无痕迹,已经没有多少人记得起来当年的情景了。cctv的体育交互频道经过4年多的苟延残喘,也在2005悄然引退,没有掌声,当然更不会有鲜花。

轻轻的,她走了,没有带走一片云,正如没有带来一片云那样。

Tvdog不是不赞成搞付费,只是就事论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