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强推数字电视之内容为王(二)

(2006-03-12 19:16:18)
(自娱自乐,纯属演绎,绝非正史,版权所有,不得引用)

2001年末,cctv开始搞交互电视,广电人都被x、y公司忽悠得晕晕糊糊,真以为交互电视的多角度、多画面加上图文信息是无敌法宝,总局的领导听后大喜,认为过去以网络为王搞偏了,观众要看的不是技术,而是内容,内容好看才能吸引观众,应该是看内容,从而隆重推出“内容为王”的口号。
其实观众能够自主选择角度、画面并无太大意义,导演为你选择的画面绝对能够满足
99%以上人群的观看要求,剩下那1%不到的观众将会发现手里的遥控器并没有那么灵,从一个频道切换到另一个频道时,可能需要登上23秒,远不像模拟电视那么迅捷,这段切换时间足够把一个球踢进球门的几次(数字机顶盒切换频道极慢),所以画面也是没法切,索性老老实实地看传统画面吧。
“内容为王”的另一个杀手级应用是付费频道。总局当年是遍撒英雄贴,只要想办付费电视频道的,都优先给予执照,一下批出去百儿八十个付费频道,想来这么多节目推上去,不由老百姓不动心啊。可是电视台的人多狡诈啊,申请付费频道并非使全是为了响应总局号召,更多的还是为了跑马圈地,因为在付费频道审批中是不鼓励同类频道的。好啊,多攒几份计划书,一旦批准,不但具有未来升值套钱的发展潜力,而且还能抑制其他同行的竞争。
为了说明确有圈地者存在,可以看到时至
2005年,还有好些当年报了付费频道的台没有开播,不是没有拉到投资商,就是仍然在观望,也不排除压根就以报频道圈地制约对手,根本就没想开播的。领导生气了,事情很严重。总局年中发了一个通知,勒令已报频道尚未开播的,若不开播将被取消执照,这才令一些观望者不得不下水洗脚。
开一个频道难,难在要花钱,在可行性报告上练嘴容易,真到办节目时,要钱、要人、要设备,这些都需要立即兑现;没观众、没市场、没广告,全靠从零开始推广,就算是你点灯熬油玩儿命苦干,没有三几年的预热加温,根本就不可能见到显著效果回钱。看到实际情况,电视台实际上都瞎菜了,有闲钱的先开山立寨,弄上几个陈年老剧,压箱子底的节目翻来覆去播,反正也花不了几个钱,就是填充时间撒。凭心而论,付费频道也有难言之隐,为了保证付费频道的质量,强调其与公众频道的差异性,总局当年再定义付费频道时,坚决拒绝了频道内的任何广告,这倒是给对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深恶痛绝的电视观众一小片“净土”。然而没有广告的日子,对于电视台而言意味着痛苦,没有任何收入,仅仅依靠无法看清前景的收视费维持,几乎是难以为继。
电视节目不好看就没有观众,没有观众就没有收视费,没有收视费就没有节目经费,没有经费又没法把节目做好看。周而复始的怪圈牢牢地套在付费频道的细脖颈上,电视台的付费频道没有办法饥寒交迫之下,大多都是惨淡经营,炒炒剩饭而已,首播节目门可罗雀,除了个把频道还可一看外,绝大多数几乎与垃圾无异。
领导心目中设想付费频道是几十个灿烂的太阳,可真兑现出来之后,到了电视观众眼中却只是暗淡的萤火之光。惭愧啊,大家都辜负了人民和领导的期望,可是要拿出几千万上亿的真金白银往一个没有观众的频道里砸也是心痛,要知道这钱可是从牙缝里扣出来的啊。在现阶段若以为烧钱能在短期内捞回来,其可能性无异于往海里扔石头砸死一条鲸鱼。虽然不能说所有的节目供应商都以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对待付费频道,但是可以看出,基本上也没有当作有作为的频道那么精心耕耘。当然,这也同收视节目产品定价政策有关,多个节目打成一包后,做好做坏的钱都是同样的。
到了
2005年,cctv在一推再推之后,终于开播了高清试验频道,smg(上海文广集团)也相继开始试播高清。20061月,双双正式开播。这又是新一轮的内容之战,广电总局从2005ccbn的高清论坛上就开始定调子,高清应该以公众频道为主,在充分发展基础上再做付费。然而cctv负责DTV项目推广的x总针锋相对,必须要用高清付费作为突破口。双方交火激烈。互不相让。这场争执贯穿了2005年其余的日子,前些日子的上海高清论坛上,还有freepay之争,巧就巧在cctvsmg不谋而合,都是收费一派,估计也是叫标清付费闹得。这场论战应该可以看作是内容提供商与政府管理者之间的博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