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强推数字电视之内容为王(一)

(2006-03-12 10:27:18)
 强推数字电视之内容为王(一)

(自娱自乐,纯属演绎,绝非正史,版权所有,不得引用)

还真不能怪有线网络运营商不听从领导的号令。有线电视从诞生之日起,一直是处于垄断地位,不像电视台面临境内外节目的激烈竞争,为了一点点收视率拼得焦头烂额。有线网络是坐地收钱,这条接入网就是一条独木桥,别无分号,任凭千军万马也不能不低头:节目从此过,留下买路财,观众收视费、频道落地费是旱涝保收的。在有线网络这片小天地里,小溪中流的是牛奶,树上结的皮扎饼,你可以天天躺在树下弹着六弦琴唱情歌,用不着为吃喝发愁。只要你不去想着法式海鲜大餐,小日子过得就是一个舒心。

广电领导当然想得高远,当年(直到现在)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整个广电系统的营收90%以上靠广告,总收入每年也就是400来个亿,而人家电信随便一划拉就是几千个亿,连人家的零头都赶不上。现在广告竞争日趋激烈,市场收入已经呈现饱和,再这样下去,广电就会被边缘化,总局就会被关停并转(最后一句通常不在大会上说)。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要雄起,就像当年我们党选择了武装斗争一样,广电选择了数字电视。

其实此前也搞过数字声广播,例如90年代末佛山等地的DAB试验,现在搞的DRM等,前者是叫廉价的FM顶得没有办法推广,凭你说DAB中有天使唱歌,也无法搞定几百美元的接收机(现在降不少),最后都准备转行做数字多媒体广播(DMB)了,倒是北京2005年逆流而上办起了DAB,想有所作为;至于DRM则只是应对中短波,要开创收费新局面也是千难万难、无从谈起盈利模式。

因此,数字电视注定要承载着广电雄起的历史责任和无数的重托,甚至到了不能承受之重,总局原本计划在2015年停止模拟电视广播,后来竟然迫不及待地要在2005年局部关闭模拟信号(即现在整体转移后的关断模拟)。要把十年的任务在二、三年中完成,并且是从0开始,不能不说是个有胆的、无畏的、雄起的、奋进的理想,其中让媒体和电信兴高采烈地打死老鼠的“3000万数字电视用户”也是当年豪言壮语的一部分。

时至2001年,总局期望的红红火火的局面根本就没有出现,眼前仍然只是冷冷清清,要死不活的几个试验点。众领导不禁怒上心头,这网络还真是烂泥糊不上墙,“王”是万万不能再当下去了。检讨起来,关键原因在于:网络不想动,技术牵不动,观众看着机顶盒中的那几套免费的节目当然心也不会动。

找到原因就好办了,从卖盒子的角度看,一定要让观众想看、爱看,这样就会疯狂地买盒子,抓住节目,纲举目张,也顺理成章。所谓想看、爱看,就是节目内容要好:节目一响、黄金万两,频道一开、吃穿都来,内容一火、观众忘我。广电领导定下决心,调整策略,重树大旗,这杆大旗就是“内容王”。

这次推动DTV的战略转型意味着推动主体由网络运营商(SP)转向内容提供商(CP),主角变成了电视台,因此绝对是一个标志型事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