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员工旷工去救灾,我该怎么办?

(2008-06-13 14:56:21)
标签:

志愿者

爱心

文化

             员工旷工去救灾,我该怎么办?

                          (图片:都江堰灾区简易帐篷房)

 

    一个男子死死抱住身边心碎绝望欲奔向废墟的妇人,断壁残垣里伸出一只已被挤压变形的孩子的手,还有一排排躺在雨中的尸体……

 

    2008年5月16日,已经在电视上,网络上看到太多这样的画面,一接到朋友也泣不成声的电话时,舒文再也忍不住了,一合计,两个年轻人旋即买了当天的飞机票——直飞成都。

 

    上飞机之前,心思细密的舒文准备了十箱云南白药,70多斤的压缩饼干,以及绷带纱布等消炎药品,同时配备了帽子、口罩、眼镜等防护武装,一切妥当便奔赴前线了。

 

    到了成都后,两人才发现:没有组织的团队,是无法前往救援前线的。只好就近找了个吃饭的小店,一边填饱自己的肚子,一边琢磨着该怎么办。没想到机缘巧合,还真找对了地方,小店的老板认识红十字会的人。

 

   “前两天,这边组织了五辆救援车带着物资,药品进都江堰去了,没想到回来的时候,路面塌方,发生泥石流,只有两辆车的人出来了,其他的连车带人都被埋了。姑娘,你们可考虑清楚了!不怕得个啥病??”

   “不怕得病。”两人斩钉截铁。

   “不怕遇到个啥情况,有个意外什么的?”

   “不……不怕!”

    店老板不再多说什么,直接跳上面包车,向舒文和其他几个志愿者打了个上车的手势,一行人开赴都江堰。

 

    刚到都江堰市内,远远看到几个人用手在扑打另一人的后背,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情,下车一问,才知道这是一群徒步六小时进来的志愿者,其中的一名队员在石板上休息,背上被跳蚤叮的到处是肿块,刚刚其他人正帮他拍背上的跳蚤呢。这名队员一边抖着自己的衣服,一边戏说留下背上这些印记回去让他三岁的儿子好好看看,让他一辈子不能忘记这场灾难!听到这话,舒文和在场的所有人都沉默了。

 

    稍作停留,素不相识的两队志愿者一起赶往救援中心。行进中,舒文了解到,队伍里有好几个人和她一样,也都是看到新闻直接跑过来的,还有一位特殊的小志愿者:小刚,17岁,湖北人,还在上高中,父母都在广州工作。他没请假,也没告诉老师,就偷偷和几个网友一起到成都来了,1.76的个头让他看起来很成熟,冒充大学生 “混进”了这个队伍。

 

    途中,还遇到了很多灾民,看到的情况远比电视报道中的更为惨烈,印象最深的还是孩子:几乎所有的灾区小孩,都是紧握着自己的双手,好像随时准备抓住身边的一切可以让他们感到安全一点的东西。舒文感到地震对这群孩子的影响实在是太深了,没有来这里之前,真的是无法想像到这是怎么样一种难以言表的心理,仅仅是痛苦,悲伤,都形容不了这种感觉,复杂而深沉,好像一种天压于头顶,地抵于脚心,抬不了头,直不起身,所有的力量都消失了!

 

    终于到了救援中心前,舒文和一批志愿者被分派到二线去搬运物资,帮灾民搭建帐篷。巨大的军用卡车前,有很多和自己一样是80后的年轻人,来自五湖四海,北京的、天津的、新疆的、河南的、湖南的、山东的……看着他们疲惫的身影但仍有条不紊奋力的搬运物资,舒文心里涌动起一种力量,从来没有干过体力活的她,立刻加入了搬运的队伍!第一个物资包放在肩头的时候,舒文差点站不住了,后面的队友赶忙抚了一把,她有点不好意思了,后面的物资包再接过来的时候,舒文学着其他志愿者摆开八字步让自己站的更稳一些,奋力接住……

 

    就这样,差不多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醒了,紧接着带好帽子,眼镜,口罩,又开始忙活着搬东西,搭帐篷。舒文觉得从来没干过这么多的体力活,但却充满了干劲儿和斗志。这其中,她还经历了一次6.4级的余震:当时感觉地面像波浪一样,到处都是轰隆隆的声音,原来还残留的房子,也都倒下了,孩子惊恐的眼神,让舒文感觉一辈子也忘不了!

 

    五天后,舒文和朋友在成都机场回上海,走之前,还经历了一场大的余震。成都飞上海的航班经过5次延期后,终于起飞。回到上海时,已是凌晨2点了,走出机场时,舒文和朋友回过头看了一眼,两人相拥而泣,这样的眼泪已经记不清流过多少回了。到家的第二天,舒文开始发高烧了,扁桃体发炎,手脚的皮肤部分溃烂,半边脸全部红肿……

 

    舒文一周没上班而去灾区的消息立刻在公司内部传开了。

 

    尽管行动本身让国内的所有同事感动,但是在旷工这个问题的看法上,却出现了两种意见:有的同事认为作为一个热血青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奔赴灾区,这份勇气,这份爱心值得肯定,旷工是情有可原;而负责行政方面的则认为舒文未向公司申请说明而擅自离职的行为是否太过于随意,公司以后的管理体制将如何保证?!此例一开,公司制度何以服众。

 

    意见分歧,在舒文旷工救灾问题的处理便移交到了澳洲总部。同样的出现了两个处理意见:一派认为应该立刻嘉奖舒文,不顾个人危险,赶赴灾区前线的这份勇气及救助同胞的爱心值得全公司的员工学习,应该予以鼓励和表扬,而旷工问题应该忽略掉;另一派认为舒文去灾区的行动值得表扬,但擅自离职的旷工行为是不服从公司管理体系的表现,应做相应的处理。

 

    一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争论还在继续……

 

    而当我听到这件事情的时候,我被深深打动了。因为我看见了她们对灾区、对同胞那份深深的爱,这种“爱”不仅是社会需要的,也是我们公司需要的,她会成为一个企业成长的动力。

 

    对于舒文旷工救灾的问题上,公司作出了如下处理:

1.舒文奔赴灾区,精神可贵,爱心可嘉;

2.公司承担舒文赶赴灾区来回机票的费用;

3.公司承担舒文所购救灾物品的一切费用。

 

   其实,在此次5.12汶川大地震中,不止舒文一人,还有许许多多岗位上的人们,比如医生、护士、老师、农民、中学生、大学生、企业白领、老板等等,他们中有很多看到电视新闻、网络报道或者听了电台广播,并不多加思考便冲向了灾区第一线,为得只是心中的一个信念、一份身为中国同胞的责任,是涌动在华夏儿女血脉中的爱心,一份对祖国的爱,对同胞的爱,对灾区孩子的爱。人世间最珍贵的是爱,最稀缺的是爱,而汶川地震中处处体现了国人的爱,来自中国各地、世界各个角落的黄皮肤中国人都在贡献着他们无私的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