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金凯平
金凯平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1,557
  • 关注人气:8,43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上海人寻梦澳洲

(2006-10-13 16:52:12)
分类: 我的澳洲梦

新上海人寻梦澳洲

 

一个上海的机构盛情邀请我明天出席一个演讲活动。出席者中,大部分或是已经投资澳洲,或是有意向前往澳洲的投资的,所以,希望能通过我的演讲,了解澳洲的投资环境,了解澳洲投资的基本规则,以及了解澳洲成功投资的一些要素。

 

    “参加者都是上海本地人吗?”

 

    “也不尽然。有一部分是上海本土的;有些是来自全国各地在上海投资的生意人,有北京的、东北的、武汉的、四川的、安徽的、山东的……;还有的是上海周边一些城市的,比如温州、杭州、南京、苏州、江阴等地。”

 

    “那从广义的角度来说,他们就是时下新概念里所指的‘新上海人’或者说是‘新沪商’了。”

 

    “恩,是的,他们可是上海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啊!”

 

     思量着主办方跟我讲到的参与对象,我决定明天的演讲主题应该围绕“如何走向澳洲;如何在澳洲投资;如何在澳洲安家置业”等议题。

 

    理清演讲的思路后,脑子里总是盘旋着“新上海人”的概念。

 

    如今,上海人的概念确实是比当初要广义许多。如同澳洲有老华侨与新移民作为分水岭,现在上海也有新上海与老上海之分。聚居地点似乎也是泾渭分明。有朋友告诉我说,按照上海城市内环、中环、外环的地理角度来看,内环线以内大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精英人士;内环到外环之间这一部分,大都是从全国各地进驻上海的有识之士;外环以外才是土生土长的老上海。

 

    这个定义未必确切,倒也道出了如今这上海滩特殊的现象。

 

    曾几何时,上海人给人的总体印象就是——精明,这是上海人的优点;而这个优点同时却也成为上海人最大的缺点,因为上海人“太过精明”,习惯斤斤计较,习惯分角必争,似乎婆婆妈妈就是上海人的真实写照。可是这次回来,与许多新上海人的接触中,突然对上海人长久以来背负的这个颇有些贬义的评价,有些不同感悟。

 

    上个月刚回到国内时,公司上海办事处的同事便告诉我,公司接待的一位客户付小姐希望与我会面。我觉着有些纳闷,公司一向安排专人负责客户的联络接待问题,怎么需要与我面谈呢?!

 

    与付小姐在公司见面了。她早年曾在日本留学打工,若干年后回到上海发展。2000年左右时,她在上海购进了几套投资房,对地产已是有好几年的实战经验了。这两年来,国内的地产政策在不断调整中,尤其是上海地产市场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因此,她准备改变投资战略,计划寻梦澳洲,继续她的地产投资。

 

    “金先生,我记得曾经看过您写的一篇文章,关于您和林女士见面的情况。我跟她的情况有些相似,我也是您的崇拜者哦,研读过您的《澳洲梦》;看过LINDA从女秘书到房地产大亨的故事;在报告会上听过您的演讲,也亲耳听到林女士讲述她自己的故事。不瞒您说,我手头资金不算太多,大概150万人民币左右。我也想学LINDA的做法——以小博大,一拆为二,将这150万作为首付,投资在两栋澳洲房产上,其余的就利用银行贷款了。我跟您公司的地产顾问聊过,现在我看中的两个房子价格大概每栋是26万澳币左右,我自己觉得还不错,但还是想跟您见面聊聊!”

 

    ……

 

    付小姐与我谈完之后,旋即签下两份合约,定下了那两套房子。果断的作风,让我大为惊讶。她的英语不好,也从未到过澳洲,没有讨价还价,没有斤斤计较,没有漫长的考虑谈判周期。所有这些都不再是印象中上海人的作风。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之快已是超出想象。我将心中的疑问提出来。

 

   “呵呵,我觉得机会是一逝而过的,不抓紧时机的话,只能是过后遗憾。讨价还价可能顶多能省几千或者1万人民币,可能讨价还价浪费的精力和耽搁的时间已经远远不止这个数目了。我就想着,房子在78年后,升值一番,我能赚上一倍的利润,假如为了省这几千块钱,而损失一个赚26万澳币、相当于150万人民币的机会,可是得不偿失!我对澳洲地产充满信心,当然,也是因为对您充满信心!”

    付小姐的作风似乎具有代表性,代表着如今新上海人的做事风格,果敢、有眼光、有魄力。

 

    前几日接触的江阴徐先生也是如此。认识徐先生有些偶然,他的儿子小徐在墨尔本读大学,也是一位小博友,读过我的《澳洲梦》,看过博客上关于《留学生应该买房还是租房?》的文章,给我发了一封邮件,说是想投资地产。与我的电话中,他说,希望一边读书,一边实践投资房产,他相信父母会支持他。之后,他随着公司总部地产部人员实地参观了墨尔本的几处房产,非常满意;同时要求远在国内的父母一定要参加916日上海的报告会。徐先生与我在报告会上见面了。报告会结束时,他支持儿子的决定,给儿子签下了一套房产。前天与徐先生再碰面时,他已经又定下了一套!徐太太打趣道:“我们家,都是儿子当家做主呢!谁叫他观念比我们新,影响这么大呢!哈哈……”

 

    我与这位小博友(小徐)相约墨尔本见面,到时与他一起聊聊留学生投资房产的体会,希望能帮助他实现属于他的澳洲梦。

 

     速度之快,务实的作风似是现在新上海人的特征。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于世界各地的新上海人,他们的观念吸取各地所长,受到各方洗礼。各地的特色文化,乃至西方文化,与上海本土文化融合、碰撞,形成了新上海人特有的风格,上海人已经不再是传统印象中“太过精明”,他们大胆果断,他们眼光独到,他们魄力非凡。他们将会成为上海滩上最耀眼的群星,他们中的许多人已将目光转向澳洲,我期待着与他们在澳洲并肩作战,再创佳绩!

 

 

PS916日在上海新锦江饭店举办的“澳洲房地产投资分析报告会”之后,不少朋友因为当时场地人数的限制,没能参与其中;也有很多朋友因为日程没能安排上而错过;有很多参与的朋友觉得想了解更多澳洲银行海外贷款的详情… 很多朋友都给我发来邮件、留言或打电话,希望能再次提供机会,大家交流。因此,20061021日在上海将会举行“澳洲投资理财新思路报告会”,我会跟朋友们现场聊聊相关投资问题。如有朋友希望了解更多详情,请与澳中集团上海办事处徐先生联系.

办公电话:021-6161 2015 021-61612018

手机:1391665068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