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我的澳洲梦 |
首先是个别华人不愿意相信,金凯平会在墨尔本市中心买下赫赫有名的霍克大楼。可是《金融综述》白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的又怎么解释?于是,有人说我一直给这家报纸写文章,认识里面的编辑。还真有好事者特意去政府有关机构查阅地契,发现房主登记仍然是那个老犹太人,并不是金凯平。这下可有了把柄了,于是到处散布说,金凯平是牛皮大王。
关于地契的问题,我在前面已经讲过了,当时我的钱还差150万的缺口,就算是跟原房主借了,按黑市贷款(注:在澳洲是合法的)给他利息。这又相当于是分期付款,期限两年,所以当时地契上并没换上我的名字。这都是双方协议好了的,而且写进合同,有律师把关,我不怕。两年以后,也就是在1998年,我按期还了那150万,地契就换上了我的名字。
其次是1998年我还清欠原房主的150万澳元,并在地契上换上我的名字时,这幢大楼已经值2000万澳元了(合人民币大约1.2亿元)。这正应了《金融综述》的预言:墨尔本的商业楼宇将会在三年内持续上涨,恢复到1990年的水平……
Mark给我打了个电话:“金,霍克大楼已经涨到2000万澳元了,你欠我一个人情……”我马上明白了,便把这幢大楼交给他代理出租。
2001年的新估价,这幢大楼已经超过3000万澳元了(合人民币大约2亿元)。现在想想,当时不少人反对我买这幢大楼,因为那时的楼市并不好。而我却反其道而行之,结果大获全胜。这是我的性格,越是别人不敢做的,我越是要去做,因为这样的机会多,而且回报高。当初申请特殊技能移民,以及后来开中医诊所最后成功挣得第一捅金也是一样的道理。性格决定命运,不屈不挠就能成为笑到最后的人。
其实,买下这幢大楼之后,我还是有一定的压力的。因为我还欠那对犹太父子150万,而且要两年还清;还因为这个大楼中的房间有一半是空着的,没有租客,我拿什么去赚钱还欠账啊?!关键的问题还是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