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阅稿笔记[3]:避免思想大于形象

(2009-10-24 06:59:57)
标签:

创作杂谈

艺术

文化

教育

校园

随笔

分类: 文化乱谭

阅稿笔记[3]

避免思想大于形象

1958年全国出了一大批“跃进片”。这批“跃进片”的一个共同的毛病就是思想大于形象。主题使劲拔高,形象却十分的苍白。后来,在长影总编室举办的“业余作者培训班”、“剧本改稿讲习班”、“剧本讲座”上,围绕着克服思想大于形象的问题,曾经下了很大的力气去解决。它的成果,就是至今仍旧在收获的大批作者的相对比较成熟的剧作。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也。

现在一些剧本中出现的思想大于形象的问题,多是作者的“随意性”造成的,与当年出现的思想大于形象问题从性质上来说、从表现方式上来说都完全不同。过去,是围绕着一个并不大的事件,无限上纲地拔高思想。现在,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把意念中的主题在情节之外说出来。也就是说,此类剧本所要表达的主题不是矛盾冲突激发出来的,也不是人物的行为展现出来的,而是作者自己跳出来讲的,或者是作者强加给人物说出来的。

寻找适合表达自己作品立意的矛盾冲突和人物关系,是解决作品思想大于形式问题的关键。如果不认识这一点,信马由缰的任笔头乱飞地想到哪写到哪,纵有再大的立意也无法表达好。克服随意性,是一把钥匙。造成随意性的原因,在于作者思考的不成熟,也在于作者在剧作技巧上并非驾轻就熟。这是一个个本功问题,而不仅仅是热情问题。

热情或激情解决不了水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