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讨没趣的往事
(2009-10-23 07:03:08)
标签:
电影往事创作杂谈随笔历史教育文化 |
分类: 影事钩沉 |
自讨没趣的往事
1984年,厂里拍完了一部为蒙受不白之冤的干部平反昭雪的故事片。拍得不错,从北京传来的消息,此片有竞争当年金鸡和百花奖的实力。
大约正是这个“不错”的评价让某些创作人员乐颠了馅。在电影局审查通过之后,非要请主管宣传的某位要员看一下,以获得表彰,弄来一个“红头文件”。片子放完之后,这位首长没有说话,起身便走了。某位主创人员立即追上去,请求首长做做指示。首长被缠不过,便说了几点“做为观众的个人意见”。这几点“个人意见”相当尖锐,竟然到了此片问题相当严重的程度,都严重到对三中全会后的形势如何看的高度上去了。消息传到电影局,局领导觉得首长的意见很重要,于是下令收回通过令,要求摄制组对片子进行彻底修改。一棍子把摄制组全体成员打得晕头转向。片子只得做大修改,可是怎么改呢?全组已经解散,重新搭班子补拍已经不可能,于是只好用翻译片的办法,对口型改台词。原本是愤怒的台词改成兴奋的,画面上演员的表情对得上对不上也不管它了。就这样,折腾了一年,改了不下五稿,片子才又勉强通过。所谓获奖、竞争之类的话自然都成了泡影。
一部原本很顺利的片子就这样因为“得嗦”,丧失了大好时机。
前一篇:阅稿笔记[2]:莫拿残障开玩笑
后一篇:阅稿笔记[3]:避免思想大于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