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学习公社 |
分类: 电影世界 |
中国新锐电影编剧
有人说贾樟柯电影的成功完全是剧本的成功,视角选择的好,文本组织的好;这话虽然有些夸张,不过也足以证明贾樟柯电影剧本的优秀。贾樟柯迄今为止的电影都是由自己担任编剧工作,其中的[小武]和[三峡好人]的剧作结构为贾樟柯寻找新的电影方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或者是说这些剧本本身就属于电影作者的一部分,不管如何,贾樟柯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中国“作者导演”的杰出。
随着顾长卫导演处女作[孔雀]的出现,编剧李樯也一举成名天下知,在中国文艺类型电影编剧当中一时无二,后来又跟许鞍华合作了[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顾长卫刚刚拍完的电影[立春]也出自李樯之手。李樯的编剧作品往往表现出强烈的专业素养,同时又在深度愉悦和大众审美之间找到了适当的立足点,奠定了接下来的电影作业高段位的品质和高超的可看性的基础。
陆川的横空出世再次强调:在中国的电影行业,不存在严格的专业分工,而编剧才能往往更容易使得新血上位。陆川的剧本包括电影作品,都表现出中国新一代电影编导人才对于市场的敏锐触觉和张扬的个性。这一代人对于电影制作和电影生产都有自己独特的世界观,并且在行业内获得成功的方式乃至今后的发展趋势也开始和张艺谋、贾樟柯们有所不同。
[疯狂的石头]是当年的一匹黑马,而这个项目正是凭着宁浩的过硬的剧本赢得了初始的契机。宁浩代表中国电影观众对于电影趣味更新的更急不可耐的诉求,而他本人的剧本也明显借鉴了欧美成熟电影市场的优秀个案,[疯狂的石头]和宁浩的成功作用不仅止于带了一个新的潜力股,也不仅在于开发了观众的新口味,他们更大的意义在于提醒中国电影:新的类型化的剧本生产乃至项目运作都迫在眉睫,而且赢面更大。
比较起来,朱文的剧本以及他本人拍摄的电影都更代表中国电影更本质的生命力——更关注真实的人,更贴近生活,更关注电影自我升级的可能。朱文早前一直活跃在小说等传统文字领域,[巫山云雨]是他和章明合作产生的杰出作品,他们以及这部电影剧作的问题不在于已经过了好时候,而是好时候尚未到来。
[东京审判]是一部更强调时代属性、历史观和生命尊严的作品,从剧本方面来说,他既具有从中国以往的优秀电影创作中生长出来的血脉,也具有新的企图和更生猛的锐气,同时在电影的审美情趣上,胡坤也为主流价值观电影的创作开拓了一条新路,并且更强调作为编剧在电影生产上的重要性和归属感,甚至对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处境的深刻认识。胡坤的[东京审判]更能表明时代和当下青年之间的互动关系,道义上的,情趣上的,以及工作上的。而胡坤本人也是一个多产的电影工作者,他还写作电视剧剧本,并且自己执导电视剧,从这个方面来说,胡坤更能表现年轻人对于工作对于个人定位的理解和新的要求。
崔子恩是中国电影生产格局中独立和小型流通的代表,而他的电影剧作乃至独立导演作品也更强调个人表达,而且这种个人表达往往表现出强烈的知识分子趣味,在方法和愉悦感的培养上更自由,崔子恩以及他所代表的编剧等其他部门都把电影当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乃至生命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