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我争鸣

(2006-04-29 07:22:54)
分类: 文化乱谭

与我争鸣

 

                                我贴出《喜遇郑渊洁》的拙文之后,小甥给我发来很长的留言,谈了他的看法。因为留言太长,新浪博客不允许一次发出,他只好连发了六次才把他的留言贴完。

                                小甥与我争鸣上了。我历来讲究民主,不以辈讳。所以将它的留言贴出来,供各位博友讨论。相信我的偶像郑渊洁先生也不会反对争鸣。小甥博客是:http://blog.sina.com.cn/u/1215864582

                                下面,是小甥留言的全部原文:

 

郑渊洁童话我从小看到大,几乎所有的都看过,当时还被你们鄙视,哼!现在知道好看了吧?哈哈经验主义害死人啊,当时看到童话二字你们就以为多么幼稚呢!悲哀呀~不过好在你现在认识到了,也不晚啊

小时候很崇拜郑渊洁,也很认同他的观点,就像你刚刚接触他的作品一样,会觉得他的观点很新颖也很深刻。可是随着经历的事情多了,尤其是大学这几年见的人也多了,反过来再回味一下郑渊洁的观点,发现很多是经不起推敲的,或者说很多是理想主义者自己臆想出来的,拿到实际生活中根本无法适用。比如说郑渊洁全面否定现在的教育,认为现在的教育扼杀了孩子的幻想力等等。其实我在大学看到很多孩子,他们缺的不是幻想力,而是真正的生存能力,比如说待人接物、为人处事、团队合作等能力,这些能力只能通过在学校在集体中学习生活才能磨练出来,如果像郑渊洁提倡的那样,孩子只上到初中就够了,那么这些必须的能力从何而来?也许郑渊洁自己的孩子是个例外,据说现在混得还不错,可是大部分的孩子必须在学校里磨练才行。再比如,在郑渊洁的书中,往往把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写得品质恶劣,而把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写成天才,或者能力很强,这个定位很受一部分人欢迎,包括当年的我,甚至认为现实生活中就是这样。可是现在我才发现,他所描写的太片面了,或者说他把少数情况给放大了,产生了误导

在我带的600多同学和一个电视台中,工作能力、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强的同学,往往是学习成绩也非常优秀的同学,而懒懒散散、办事能力很差的同学,他们的学习成绩也非常糟糕。而且并不是像郑渊洁写的那样,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心机都很深,喜欢巴结老师,搞歪门邪道,我接触的绝大部分学习成绩好、办事能力强的孩子,都是特别单纯、特别善良的孩子,反倒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有很多有暴力、赌博等不良的心理状态. 所以我觉得,郑渊洁的东西,作为童话还是比较适合的,如果放到实际社会中,是绝不适用的。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郑渊洁的经历,他上学经历太短了,而且是那个年代的学校,可是在他后来的创作中,要么是凭空想象的学校生活,要么是他那个年代的学校生活,已经跟不上现在社会的变化了。总之,他的东西,最大的缺陷在于:片面,且经不起推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正在苏醒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