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文化乱谭 |
“年”的遐想
传说“年”是个怪物。而且这个怪物吃人。
起初我不信。传说中的“怪物”能吃人?到后来我信了。发现“年”真的吃人,而且从远古吃到现在,并且直到如今它还在“吃”。你不信?那你就看看自己,是不是过一年就少了一年的活头?是吧!所以说它还在吃人。只不过是现在的“年”学精了,不是一下子把你吃掉,而是春夏秋冬地把你玩于掌股之中,一点一点地咬你。玩够了,到你老天巴地得再也没有反抗能力了,才一口吃下去。
古人为了不让它吃,便琢磨了许多吓唬“年”的办法,比如说这个怪物怕红色,于是便家家张灯结彩贴对子,全是大红的喜庆颜色,吓得“年”退避三舍;再比如说这个怪物怕响,于是便户户放炮仗,叮咚的乱响,吓得“年”四处逃遁。千百个春秋演变下来,欺负“年”便成了一种近乎于恶作剧式的习俗。“年”的恐惧成了人的兴奋。人在喜兴中欢庆自己不但没有被“年”吃掉,还把它老小子结结实实地耍弄了一番,真是其乐融融、喜气洋洋!然而,躲过了初一终究躲不过十五。古代的先人们还是被“年”这个怪物吃掉了一茬又一茬。吃得连骨头都不吐。秦始皇那才叫真历害,他把千军万马摆在自己的灵柩前边,防着啥?防着“年”把他吃了以后再把他的骨头也吃掉!到如今我们还没有掘开他的坟看看。我敢保证,秦始皇的骨头保险还在,没有被“年”啃光,原因那还用说吗?!咱们平民百姓有啥?为了不让“年”把骨头都啃光了,咱们干脆把自个儿火化了,让“年”啥也捞不着!
这种苦中寻乐,怕中求喜、败中取吉的习俗何止“过年”这一种?
龙是我们中国人的图腾。我们自称是“龙的传人”,那意思便是说“龙”是我们的祖宗,咱们都是龙的子孙。对这个“祖宗”,我们极其崇敬。你看,天不下雨了,人们又是跪拜又是烧香,恨不得掏出五脏六肺恳求它老人家甩出一点鼻涕眼泪恩泽天下。恭敬得无以复加。可是,到了人们想玩的时候,那“祖宗”便忽而又变成了手中的玩物。你看,大凡是过年过节,只要有个喜事儿都把“龙”拽出来上下左右地舞弄一番。好像还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再延伸开去看,那个写在书上、活在戏里、被我们稀罕得不得了的孙猴子,为了夺一根定海神针。便把龙王爷打得灰头土脸,这个猴头对我们的“祖宗”如此不敬,谁见过有人跳出来申斥过它?我们不也是看得喜笑颜开,击掌称庆吗?更不要说让小白龙变成马去受唐僧的胯下之辱了。我们谁提出过抗议?
嘻嘻,哈哈,嘿嘿!
没有儿子的时候去拜送子观音,有了儿子便去她娘的!中国人的实用,古已有传统。鲁迅对此看得很透。曾专门著文揶揄。所以任何实用主义,哪怕它属于违背常理满嘴胡说之类,在中国根本不用费劲去传播就能很快呈燎原之势。中国近三十年实用主义大行其道的缘由盖因为它有这个坚实的社会思维基础。
过“年”了!让我们欢庆自己一时还没被它吃掉吧!
在新一“年”里,让我们继续傻乎乎地活着,凡事别太明白了,明白了就痛苦。痛苦犯不上。“年”张着血盆大口在那儿等着呢,何不抓紧时机快乐?
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