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指点江山 |
“分币”,它狗娘养的!
要过年,得花钱。
尽管兜里冰凉,年还得过。于是 ,我挺直了腰板充作大款去疯狂采购。不料结帐的时候遇到令人恼火的“小事”,分币竟然不是钱,没有人要了!这不仅使我大惑不解。问:为何不收?答:不好使!问:这不是钱吗?答:是钱,没人要。
没人要?呜乎!
这可苦了吾辈们了。因为,吾等平民百姓节俭惯了,孩子从小也很愿意将那些亮晶晶的镍币存在储蓄罐里。久而久之,几乎存到了牧不胜数的地步。忽一日,我灵机大动,觉得这些分币久存于我家,不但不利于人民币的流通,还可能犯影响国家金融市埸的大罪。于是,便不辞劳苦地将那些躺在罐中的分币们请出来,一一点将,竟然有数百元之多。我决心让它们加入流通,为活跃国家经济贡献力量。不料它们竟然出师末果身先猝,一下子成了不能使用的废物。我十分惶惑,因为从未见国家有关废止分币的金融政策出台呀!看来,肯定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现在,一角钱的地位几乎等同于过去的一分钱。向上望去,那一元钱的地位也快与过去的一角相同。朋友对我说,这是物价飞涨在金融币值上的必然反映。我更加惶惑了。因为“正确的舆论”导向对我说,物价上涨指数很低呀,2005年只比2004年上涨了1.8%,“同比下降了好几个多百分点”呢!同比,自然是同2004年相比。下降是好事,可是2004年上涨的就不低,在它的基础上涨1.8%,那不等于在2004年的基础上涨了6%吗?叠加起来吓人,分解一下,就很可以让我们的心理上阿Q一番了:是啊,物价的走势很平隐么!看来“正确的舆论导向”确实有用。
我们都知道日元的面值数额很高,动辄就是一万、十万和百万。看日本的经济统计数字常常有眼晕的感觉,因为展示出来的常常是“几千万亿日元”的说法。据说,当初日元的最高面值也是元,下属角、分。然而,随着他们在六十年代的经济腾飞,物价也跟着不断地攀升,钱的面值便因为要“方便使用”而跟着向上攀升起来,以至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历届日本政府都对此十分的头痛,不断萌生出改革币制的企图,将面客重新缩减为元、角、分。可是经过专家们的反复测算发现非常难办。因为如此一改,牵扯的范围之大和浪费的资源之巨十分的恐怖,上至日本内阁下至平民百姓,所有涉及到现行币制的一切都得作废,例如小到邮票、商店的标签、车票单据,大到政府的报表、办公程序等等,牵一发而动全身,那就不止是大量的库存资源报废的问题了,搞得不好,还可能引起全国的经济混乱。无奈,只好放弃改革币制的梦想。日本的难处不能引起我们的警觉。如果我们不采取相应的措施,任由我们的人民币面值不断的往上爬升,银行和商业系统为了结算方便,再将那高面值的钱币呼吁出来,便会逼迫人民币的计算单位往一千元、一万元、五万元或十万元上跳跃。到那时,一元人民币的计价作用真的就只能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一分钱了。一旦成了那个局面,想改革币制再复归现在的面值,那可就与我们提倡的“构建节约型社会”大大的背道而驰了!
现在,分币成了无人待见的狗娘养的废纸,谁知道它们的哥哥姐姐们会不会也随其后变得物不所值了呢?
钱,是靠政府来保证它的信誉才得以在市面上流通的,否则它只是印得花花绿绿的彩色纸片而已,与孩子们在地上煽着玩的纸片无异。看来,分币的退出历史舞台所昭显出来的恐怕不只是“一片大好”!
我所关心的只是我们兜里的那些牧不胜数的狗娘养的分币,该如何处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