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地铁城市的幸福与哀愁

(2018-05-25 16:28:49)


最近由于机缘巧合接触到某市地铁商城招标与运营事宜,由于事关地铁,心中颇有些感想,不吐不快。

地铁是香饽饽也是“烧钱机器”

这十年来我一直在多个场合呼吁中央应重视地铁城市的申请、规划与兴建之审批,因为盖地铁可能可以是三年、五年就完的事,但养护地铁却必需是一辈子的事!

于是越来越多人提出质疑:蔡老师你之前不是看好地铁的发展吗?认为它突破、改变了人们以往对时空距离的认知,使“居住可及区域大幅扩张”、“从此迟到再无借口”,因为“地铁塞人不塞车”!那么又为何做出如此巨大的观点变化?我只能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的确,早在二十年前我就率先提出「地铁重划楼市版图」的论述,并著书「地铁重划楼市版图」,强调「逐地铁而居」的重要与必要性,及为“地铁房”做出定义:徒步15分钟范围内可以到达地铁站的房产(约1公里)。

盖地铁易,养地铁难

同样的的确,从十年前开始,我在行走各地演讲时提出另一截然不同的判断:谨防过度泛滥的地铁城市可能对区域前景带来不可测的利空变数,因为:不少地方政府只知道建地铁所费不赀,忘记了运营地铁更是食指浩繁!

显而易见的是,全中国除了香港地铁因商业规划、人潮导流处理得当,尚能产生盈利外,便再无其他城市可以做到!那怕是人潮汹涌、“挤上去靠运气”的北上地铁亦复如是。因此,为了一时的城市发展便“拍脑袋”决定投入巨资兴建地铁,并不合算,甚至可以说是“一单充满风险的买卖”!

值得探究的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城市急于兴建地铁?是真的考虑居民出行便利、促进商业发展当然这是绝不能排除的必要成分,但更重要的恐怕是地方政府基于“现在”之“土地财政”、卖地收入贪婪需求,才使得“未来”才会发生的维持、养护地铁正常营业的“财政包袱”被刻意遗忘。

无财政解决方案便盖地铁,非常危险

众所周知,“地铁一,黄金万两”凡地铁所到、站点所设之处,周边房地价莫不快速翻倍飚升此为地方政府所乐见,但问题是地铁通车土地售罄之后,庞大的运营经费是否有著落?却是个大大的问号换言之,多数地方政府纵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气魄,却毫无妥善的财政解决方案,是极其愚蠢且危险的。

近期我接触到的某市地铁商城便有类似的状态,规划之初匆忙上马,无专业评估团队、未善加考虑商业与人流通行之动线,现在完工了才发现问题严重,可惜“为时已晚”。

我相信这正是国家发改委不久前发文大幅提高2003年所制定地方政府兴建地铁之标准,甚至冻结了不达标的14个城市申报新的地铁建设项目之资格的根本原因,说明中央对有些地方基于短期利益,不当大举建设地铁的状态已完全掌握。

发改委出手,事出有因

文件要求申报建设地铁的城市常住人口必需达到300万以上(此与2003年标准一致),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300亿元以上(2003年的标准为100亿以上),地区生产总值3000亿元以上(2003年标准为1000亿以上)。此一333”方案我认为是非常明智的做法,首先要有足够的人搭乘、足够的钱养护,否则在不远的有许多地铁城市深陷严重的运营亏损困境而不可自拔。

值得警惕的是,过去十年来不少地方政府为了提高城市地位及土地财政之创收,明知地区收入、产值与人口规模对地铁的需求并不迫切,甚至根本“养不起”地铁,却不惜以造假数据争取兴建地铁的资格并得逞,长持以往,对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中央似应徹查,以防微杜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