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纪念于若木老人

(2006-03-01 21:33:09)

                   纪念于若木老人

                ——张开冰             

纪念于若木老人

 

    一位我十分敬重的前辈,于若木老人走了,昨天下午五点三十三分。

 

    上午詹在电话里说着说着就哭了,我说我来写点什么来表达我们的哀思吧。于老十分关心下一代的教育,在她去年住院前,曾经和我们谈了不少关于教育的理想。还亲笔写下:

 

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于老希望詹和我能好好办一所学校,詹做到了,我拿什么来纪念她呢?我说迟早我要办一所学校的,讲求深度理解(能够培养学习方法和习惯)而不求广泛涉及(单纯的知识灌输),一所追求真善美、提倡个性张扬的学校。其实,于老留给后人的许多美好记忆将长存心中成为永恒的纪念。

 

    于若木是陈云的夫人,她自己是著名的营养学家。现在学校里的营养餐正是在于老的营养应成为国策和积极推动下开始的。

 

    有一次,和于老闲谈中说起她的名字,若木,那是《山海经》里的典故,王母娘娘门口,太阳升起的地方有一棵神木就是若木。和于老的性格真的很贴切。她很高兴,说那是她上延安的时候改的名字,她的原名是于式毂。于老家学渊源,19194月于老出生于山东济南,祖籍淄博,她的爸爸于丹黻(于老说,那是玉玺上的红穗子的意思)。她说中国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连在名字上都能体现出来。于丹黻创办了山东第一所学校,是民国初年山东省四大教育家之一。


   
我的小女儿Gloglo经常流鼻血,于老教我用药用胶布在孩子的太冲穴、商阳穴、迎香穴和孔最穴贴10小时后取下,几次之后就基本治愈了。我们还笑称当年她和陈云的缘分就是流鼻血,难怪她有研究呢。大约1937年底,陈云流鼻血旧病复发,中央组织部从陕北公学里要找一个女生去做他的护理工作。于若木就被挑中接受这份工作,每天为陈云滴几次药水,就这样成就了一段维系一生的姻缘。于老说那时她还不知道有这个方法,是后来工作中接触多了,自学的。因为有很多人看不起病,后来,她将胶布疗法总结出来,并出了一本书《循经取穴胶布疗法》,通过团中央捐给各地的青年中心。她认为,如果这种简单又便宜的方法能够帮大家治好常见病,会有不少人受益的。

 

    出生于书香门第,于老对孩子的家教要求也很严格。有一次,我从她家离开,她的女儿陈伟华老师送我出来。她家门前的路很长很直,我的车子一直到转弯处,陈老师还站在门口目送。这小小的一幕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陈老师是研究道德教育的,后来我们说起这个细节,都认为孩子的美德培养应该从家庭教育开始。我们小时候都被要求各种各样的礼节,站着坐着都要有一定的规矩,说话吃饭走路也有一定的要求,待人接物是我们小时候要学的家教课程,比如送客人一定要站着目送到看不见人家才可以转身进屋。当然,父母长辈的以身作则最为重要,这些点点滴滴在生活中渗透,孩子长大自然会成为受欢迎的人。现在的许多独生子女已经被娇惯得没有规矩了,而且不少的父母认为给孩子设规矩会抑制他们的创造力,这可真是大误会了。创造力在求真求美时张扬个性,但是道德(求善)准则则是社会和文化的产物。正如小小孩不知道电会伤人,车会撞人,大人得告诉他们危险性而不是让他们自己去试试看。美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举止、谈吐礼仪只有让我们的孩子更具魅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南国钟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