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兵小将》——小人物更需要归属感

标签:
北京青年报读家酷评大兵小将成龙国家娱乐 |
分类: 影音八卦 |
http://s8/middle/47778b51h8103f56d6c57&690
图是小顶传给我的,他说版面好看,我也这样认为。
一句话点评:用小人物体现的反战题材轻喜剧。
《大兵小将》的票房已经过亿,喜煞成龙。等了20年,终于可以不用打就可以有钱攒了。剧中的打戏,花拳秀脚,绝对不再是当年拼命的真功夫了,这对于已经有了一把年龄的成龙来说,无疑是成功转型。
成龙扮演的大兵,是一个老顽童似的小人物。小人物喜欢的口头禅是“挺好的”,这很符合中国几千年来的农民形象,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却最乐观,最容易满足。他的要求不高,只要有五亩田就够了,千亩太多,他种不过来,他要在五亩田里种点豆、种点稻。然后,再娶个老婆,那样,他就会过上幸福生活。小人物因装死在战场上幸存下来,他没有崇高的人生观,只要能活着,其它都是次要的。他擒获了敌邦将军,以为能够得到奖赏,从而远离战争,于是,他带上俘虏,不畏艰难险阻,执着地踏上了漫漫的回国路,所有故事都在这条路上展开。
敌邦将军卫太子,被大兵抓到,一心想重建大国荣耀,他宁死不屈,途中,几度试图自杀,都被大兵设法救下。大兵与将军的粮食衣物,被躲避战争的难民抢走,这曾使他们饥寒交迫。而将军逃跑后,又使他们被部落士兵捉住,他们危机四伏。共同的境遇,触动了两人内心深处惺惺相惜的情感,他们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最终,将军降于秦国,天下太平。而大兵在最后关头却来了英雄豪气,视死如归地护着自己国家的旗帜,死于秦兵箭下。这样的结局,无疑昭示着大人物在战争中决策的重要性与小人物在战争中必然会有的归宿。
这是用小人物体现的反战题材电影。卫太子说,胜者统一天下,小人物才能过上规矩的生活。大兵却认为,大人物发动战争,都吃撑的。一旦发动战争,首当其冲上战场的是小人物,这就意味小人物的流血与死亡。
总体来讲,故事很简单,这是一部硬着头皮看下去,才会渐入佳境的电影,重在细节很出彩。其一,大兵与将军的对打,很像小时候玩的游戏,自制的木棍兵器,触到你身上,你就死了。其二,王保强以不变应万变的憨直,被箭射中倒下没死,又坐起来,看了一眼身旁中箭装死的大兵,说了一句:“什么情况呀?”才倒地死去,这一段,想不笑真有点难。
还值得一提的是王力宏剧中卫太子这个人物,并非如很多人所讲的形象全毁,其实他的扮相英气俊朗,这或者会打开他的戏路,给他带来难以想像的鸿运。
不是很喜欢成龙电影,反而是他唱过的歌,耳熟能详。老歌且不提。只说新歌《国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这首歌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平淡唱来,道出的却是小人物的实在话,这是我最喜欢的主旋律歌曲。成龙承认自己越来越主旋律了,或者因为他生在香港,以前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没有国家的人,而香港回归让他有了归属感。不知是不是这种归属感,让他在剧中的普通话说得很地道。依成龙今天的地位,他肯定不是小人物,假如地球真像《2012》那样不堪,他一定买得起《2012》里面的船票。对他而言,他只是戏中的小人物,生活中,他是大人物。大人物尚且需要归属感,小人物,就更不用提了。
已发《北京青年报》读家酷评: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63795558